这时敬一丹又接着问:“小放羊娃,你是不上放羊放寂寞了,让放牛的小女孩给你做伴啊?” 这时小放羊娃有点不高兴了说:“阿姨啊,你不知道我们山里有个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娶的妻不让她干嘛,修个台面把她供起来,好让她给我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山里人叫儿子不叫儿子,叫娃。 大家都知道记者的行业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这时敬一丹又问:“小放羊娃啊,那你以让让你的儿子做什么呢?是让他经商?还是让他做官呢?” 这是小放羊娃彻底不乐意了,指着敬一丹的鼻子说:“你这个城里来的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不知道我们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猫生猫狗生狗,小偷的儿子还有三只手,我生的娃让他经商呢,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本,让他做官呢,我们没有那么好的社会背景,你看看我爷爷是放羊的,把一只羊鞭和一群羊交给我了我的父亲。我父亲也是放羊的,把一只羊鞭和一群羊交给了我。我生的娃不干嘛,让他淘声依旧---放羊呗!” 这时在敬一丹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说山西的人放羊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娶妻,娶妻是为了生娃,生娃是为了放羊,就这样产生一种固定的观念:放羊----赚钱-----娶妻-----生娃-----放羊-----赚钱-----娶妻-----生娃---?祖祖辈辈在固定的空间里出卖自己无穷的劳动力! 对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对于我国的方块字,我还有这么一种见解。说你一个在你固定的空间里出卖你无穷的劳动力,怎么看都是个穷字。 我出门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儿子啊,外面的钱不好赚,你要将赚到的每一分钱当作宝贝来花(贫穷)。这两兄弟站在一起,真是帅呆了,怎么看都是个穷字。 这时台下的一个很有志气的大哥站起来说,我一个到别人广阔的天空下去打工。 俗话说,打工打工,十年打工一场空。最后落得一个日本人的名字“贫穷一空”。 对于这个工字,我还有这样的一种看法:工、土、干。 打工打出头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该入土了,打工打不出头呢,那就继续干吧,累死你。 我相信大家都不喜欢这几个字,那就请我们主持人先生将它空运回日本去。 敬一丹将这篇关于观念与命运的采访稿拿回台里后整理了一下,在中央电视台里播放起来。正是这篇报道让敬一丹一跃而成为央视四大名嘴之一。 有这么一天,小放羊娃的父亲对小放羊娃说:“娃,照旧。”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放羊娃知道家里应该是没米没盐了。于是挑了几只肥肥壮壮的羊拿到集市上去卖。由于小放羊娃的羊长得好,很快就被老板买走了。因为小孩子天性都是喜欢玩的,小放羊娃见天色还早,于是在街上闲逛了起来。 她走着走着,来到一家大商场的橱窗前,看见里面有这样一个东西,外面一个大框,里面一个小框,旁边还有两个扭,和我家的羊一样,上面有一个头下面还有一个尾巴。大家都知道这是个电视机。由于当时山西的许多地方连电都没有,更不用说电视机了。于是小放羊娃站在橱窗前看了起来。这时,他看到天空下着雨,有一群羊,有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小放羊娃心想,这东西真怪啊,我家的羊圈那么大也框不住几只羊,这东西这么小还能框住这么多羊和一个大人一个小孩。看着看着,咦,这不是我家的羊吗?那个大人不是那天采访我的敬一丹阿姨吗?这个小孩不就是我吗?于是小放羊娃站在那里津津有味有看了起来。 这时从城里来了几个小孩和小放羊娃一同看了起来。小放羊娃骄傲地对那些小孩说:“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你看我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孩都能把自己框在里面,你们行吗?”城里的小孩子一看,果真是他也无话可说。 这时敬一丹阿姨不争气了,她将镜头一转,说山西的小孩子都是放羊----赚钱-----娶妻-----生娃-----放羊-----赚钱-----娶妻-----生娃。。。祖祖辈辈在他固定的空间里出卖自己无穷的劳动力。 这时城里的小孩找到了攻击他的理由,于是一起攻击小放羊娃:你有什么好炫耀的,你们祖祖辈辈都是贫穷的命运。 由于小放羊娃12-13岁也有他的自尊心,他气的小脸通红,头顶冒烟。一口气跑出了人群。 我们打他运气好一点,来到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网络不断不断发展,每天都有人在车站接送朋友。有这么一天,正当主持人先生去接他朋友的时候,由于火车晚点,朋友还没到,于是在火车站闲逛了起来。在一个角落里发现我这个小孩,于是走向前去询问一番,由于小放羊娃身上卖羊的钱也花光了,又冷又饿,看我们主持人先生比较面善,于是将上面的报道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们主持人先生。主持人先生心想,这样的孩子不值得改变还有什么人值得改变呢?于是将他带到了我们的家。大家都知道我们家是一个嘘寒问暖的家,问你吃饱了没,穿暖了没?于是给了小放羊娃一个温馨而和谐的家的环境。由于小放羊娃整天听我们老朋友说怎么怎么成功于是给了他一个成功的观念。每天和我们业务员一起,他也付出了成功的行动。同时也养成了成功的习惯。最后和我们一样,落了个富有的命运。环境---观念---行动---习惯---富有。 我们就打他运气差一点,来到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这地方是农业大县。说这小放羊娃身上的钱也花光了,他朝郊外的一片西瓜地走去,走着走着不小心被脚下的一块小石子给拌倒了,加上肚子又饿,于是晕倒在西瓜地旁边。这时进城的一对老农民夫妇回来时看见小放羊娃晕倒在路边。于是将他带回家给他灌了碗姜汤,小放羊娃很快醒来了。于是在老农民夫妇家住了下来。这就给了他一个家的环境。由于整天听老农民夫妇说这块地可以种芝麻,那块地可以种西瓜。这就给了他一个种地的观念。同时他也有12-13岁,他也付出了种地的行动。春种秋收春种秋收,他也养成了种地的习惯。最后和老农民夫妇一样落了个种地的命运。当然我不是说种地有什么不好。我也是农民的子孙。但我没听谁说过,种地能刨出个金娃娃银娃娃的,能有个富有的命运的。 上面的这篇报道绝对是个真实的报道,97年喜欢看焦点访谈的朋友绝对看到过这篇报道。下面只不过是我为小放羊娃假设的二条逃离路线。下面我就把我公司的一点小秘密透露给大家。 我公司的服务宗旨是:健康人类,服务社会。由于我字写的不好,我也就不献丑了。 我送给老朋友一个字:一个人在我天狮广阔的蓝天下用你鼻子下面的一张嘴去口碑我天狮不平凡的事业,包你过上六六大顺九九归一的幸福祥和的生活。“富“。(责任编辑:风清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