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通过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捐资设立的“思利及人助学圆梦项目之湖北模具班”开班仪式在湖北省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捐资76.5万元人民币,并通过多种方案资助40名通过资格审核的“模具班”学员接受模具设计制造方面的专业教育并优先推荐就业,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目标和人生梦想。
领导嘉宾和受助学生合影
圆大学梦 学子立志回报社会
“感恩我的学校,因为它带我品尝知识的琼浆;感恩思利及人,因为它帮助我们跨越无助……”在开班仪式上,受助学生用诗歌表达了他们对爱心企业的感谢。学生代表还向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梦想之鸽,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梦想之鸽”以思利及人为基石、挥舞着无限极与武汉职业学院的梦想翅膀,朝着梦想不断前进。
受助学生向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国晋先生赠送梦想之鸽
模具班学员李婷坦诚地介绍,她来自湖北省襄阳市,“家庭条件确实比较贫困,被选中为无限极助学圆湖北模具班的一名学生,我非常高兴,反传销网,非常感谢能够得到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的帮助。在今后我将努力学习,希望能拿到模具设计师资格证。以后也将以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以此答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表演诗歌朗诵
思利及人 开创捐资助学新方式
本届“思利及人助学圆梦班”是在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湖北省海外联谊会、湖北省教育厅的统筹与指导下,由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开展的一个旨在帮助湖北省品学兼优的应往届高中生完成高职教育并顺利就业,为湖北省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公益项目。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北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蔡藻鲜先生,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主席、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国晋先生,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麦兴桥先生,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理事、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媒体事务总监张前先生、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外事部华东区域总监许大晟先生等出席了本次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玲教授表示将全力配合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做好“思利及人助学圆梦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她承诺:“我们将对40名学生在求知、求技、求职的过程中给予帮扶。”为了更好地使用资助资金帮助贫困学生,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特别聘请无限极湖北分公司外事经理王智勇先生为辅导员,双方共同通过实际行动给予他们关爱。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玲教授致辞
蔡藻鲜先生对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的善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倡导全省的统战成员及港澳台侨资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公益责任,积极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为湖北省慈善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北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蔡藻鲜先生致辞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主席、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国晋先生在讲话中表示,“思利及人助学圆梦项目”是基金会的一个创新公益项目。它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捐资助学方式的创新,还表现在对于受助学生“思利及人”价值观的培养。本届“思利及人助学圆梦班”启动之后,基金会将推动班级成员成立公益行动队,参与公益行动,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主席、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国晋先生致辞
此外,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业务伙伴代表邱鄂莎女士也对学生赋予深切期盼,"希望你们能够发奋学习,早日成才圆梦。"
业务伙伴代表邱鄂莎致辞
三方携手 探索高职办学新模式
本届模具班的正式开班,意味着湖北省政、企、校共同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一次成功创新。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在2014年6月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提出,要以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办法,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快速发展。无限极自2013年开始进行的“思利及人助学圆梦项目”,聚焦国内职业教育,与国内优秀的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特色职业班级,与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可以说是政、企、校携手,共同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胆而有益的探索。
相关背景:
思利及人助学圆梦项目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是由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捐赠的2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原始基金成立的以非公募基金会形式独立运作的公益慈善平台,致力于大众健康、扶贫助教、助弱赈灾三方面的公益行动。“思利及人助学圆梦”项目是基金会的创新公益项目,旨在帮助15-18岁的经济困难家庭的优秀青少年,在高中毕业后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专业技能、并帮助其寻找就业机会的平台;同时,此项目也能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自2013年开始,这个项目已陆续在贵州毕节、四川雅安、河北石家庄等地开展,加上本次在湖北开班的模具班,已有180名学生获得思利及人助学圆梦项目的资助,接受到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