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欢迎访问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解救传销受害者亲友请收听《清扬说传销》音频节目, 风清扬反洗脑系统同步喜马拉雅电台APP
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logo 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logo

云在指尖电商还是传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光明网-《光明日报》2015-12-07 20:19

  “云在指尖”微信商城上线以来备受争议,有网民指其为变相的网络传销。(王逸吟 摄)云在指尖传销

  “只要一部手机,一个微信账号,消费128元就能代理整个商城的产品,在家里发发链接,就能轻轻松松月入上万,甚至十几万。”近期,一家名为“云在指尖”的微信商城非常火爆,诱人的盈利模式吸引了很多微信用户加入。

  用手机上上网就能月入万元,真有这样的好事?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云在指尖”微信商城上线以来备受争议,甚至有网民指其为变相的网络传销。

  1. 消费128元,就能月入上万?

  表面上看,“云在指尖”微信公号与普通的微信公号并无不同。它通过了腾讯官方的认证,公司全称为“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4年9月成立,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是“综合商城”。

  家住湖南某县的刘先生关注“云在指尖”有一个多月时间。他告诉记者,这个商城最独特的地方,是其会员机制。一个多月前,刘先生的表姐向他推荐了“云在指尖”,只要在该网络商城消费128元的产品,就自动升级为“指尖管家”,参与公司80%的利润分配,可以拿八代的奖金。云在指尖传销

  按照“云在指尖”的会员机制,当你推荐一个人成为“指尖管家”(第一代)时,你可以拿40%的利润,当你的第一代管家推荐一个管家(第二代)时,你可以拿10%的利润。第三代至第五代,都可以提取10%的利润。第六代拿8%的利润,第七、八代拿6%的利润。云在指尖传销

  “加入以后,我就每天在朋友圈发送商城产品链接或者二维码,等着好友点击链接购物,或者加入‘云在指尖’。”刘先生说,包括自己在内,很多人一旦消费128元成为管家后,就想方设法吸引别人消费,自己拿提成。“云在指尖”推崇的就是让会员去锁定别人,发展代理商,获得层级报酬。

  记者浏览发现,“云在指尖”销售的产品种类繁多,从服装、食品、化妆品到小家电,可谓五花八门。它宣称采用厂商直接到消费者(F2C)的销售模式,由品牌厂家直接对消费者发货,价格实惠。而很多消费者反映,该商城的产品价格有的明显高于超市价格,有的是杂牌产品,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维权困难。

  “搞了一个月,一分钱没赚到,还买了一堆又贵又没用的东西。”刘先生最终决定退出“云在指尖”。

  在知乎、天涯等网络社区,“云在指尖”引发了激烈争论。有网友认为,“云在指尖”就是传销披了一件华丽的外套。“这里的消费不是产品本身的需求带动的,而是有了下家就有钱可赚的利益驱动的。实际上很多人总共就消费128元,拉人也不会像想象中的裂变,亲戚朋友靠人情或许能拉到一两个,陌生人就难上加难了。这时候的消费,往往也不是理性消费,而是买了许多不需要的产品或劣质产品。”

  2. 警惕变化多端的网络传销

  尽管越来越多人对“云在指尖”产生了怀疑,但刘先生的表姐仍然坚称“云在指尖”不是传销。“如果是传销,发展了这么久,政府为什么不打击?腾讯为什么不封号?”她说。

  实际上,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工商部门等已经查处了多起重大网络传销案件,也公布了一些涉嫌传销的公司名单。就在不久前,湖南长沙查处了一起微信传销案,当地工商部门已要求涉案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50万元罚款。据了解,该涉案公司也是以购买产品成为会员、发展下级获得提成的方式牟利,1000余人上当受骗。云在指尖传销

  腾讯集团微信风控负责人郑立鹏介绍,腾讯有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微信举报或其他案件的处理,如果用户举报达到一定数量就屏蔽帖子或直接封号。另外,如果相关部门提出删帖或封号的要求,他们也会按要求操作。“云在指尖”没有被封号,可能是接到的相关举报较少,相关部门也还未提出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传销早已升级换代。借助网络销售平台,通过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发展下线谋取利益,只是网络传销中常见的一种。除此之外,披着资本运作、电子商务、女性创业、基金投资等外衣的网络传销也层出不穷。云在指尖传销

  “虽然只花了128元,但这一个月里我天天在朋友圈刷屏,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叨扰,让他们不胜其烦,整天听骗子翻来覆去地洗脑,日子过得浑浑噩噩,这些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刘先生说,现在类似的微信商城有很多,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查处,以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认为,网络传销比传统的传销模式发展速度更快且形式多样,低成本、跨地域、点对点运作。它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方式更隐蔽,加上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传销没有明确的定性,增加了打击查处的难度。

  3. 宣传与查处并重,斩断网络传销利益链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从事网络传销的人员,并不知道自己是在进行传销。人们对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型传销认识太少,一不留神就落入了陷阱。云在指尖传销

  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仁文看来,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型传销模式,多使用了一些创新的理念,对传销进行包装,隐蔽性强,让人难以认清其本质。但是无论网络传销以何种美妙的名头出现,手法如何变异,其关键特征是不变的。云在指尖传销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一般认为传销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以发展人员数量为主要经济来源,即“拉人头”;二是直接或变相收取“人头费”或“资格费”;三是参加者的收益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及发展下线数量决定,即团队计酬。有专家认为,以这三个特征来衡量,判断“云在指尖”等网络商城的性质并不困难。

  “传统传销手段与网络功能的整合,使得新型传销具有跨时空、蔓延迅速、管理手段更先进、作案更隐蔽、规模更庞大、资金结算更便捷等特征,而与此同时,我国在治理网络传销的立法、执法等方面相对滞后。”李欲晓建议,一是加强立法,明确网络传销的定义;二是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治理机制,切实提高网络传销发现、取证、破案能力。

  “媒体上对传销的报道,多是报道公安机关是如何捣毁传销窝点的,而对传销组织是如何骗人的报道得很少。现在很多人对传销的认识还停留在‘洗脑’、控制人身自由的阶段,殊不知传销模式早已日新月异。”民间反传销人士风清扬表示,有关部门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典型案例,摆事实、讲道理,揭开各类新式传销的真面目,传播反传销知识,筑牢防范传销的社会屏障。

  (光明日报记者 龚亮)


    你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

    微商云在指尖传销第一大案告破 260万人入会涉案6亿

    微商云在指尖传销第一大案告破260万人入会涉案6亿 法制晚报讯(记者洪雪)只要一部手机,一个微信账号,消费128元就能代理整个商城产品,在家里发链接,就能轻松月入上万,甚至十几万!这段充满诱惑的描述,最终让260万人陷入微商传销骗局。 法制晚报记者获……

    云在指尖被查处实施传销 当事人已认罪

    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做出行政处罚:1、罚款150万元人民币;2、没收违法所得39500040.10元人民币。云在指尖相关负责人已申请注销公司。 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表示,2015年4月接到举报称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在咸……

    "中国最大微分销"云在指尖被认定传销 被封号处理

    云在指尖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微商分销,其一直被质疑涉嫌传销。日前,云在指尖已经工商局被认定传销,没收违法所得395万,罚款15万。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公告表示,已经对云在指尖相关公众帐号也进行了封号处理。 以下为腾讯配合工商部门 封停云在指尖等相关帐号公……

    反传销主页

    十年反传销
    风清扬足迹

    电话微信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3733876940
    短信平台
    18503855251
    电子邮件
    1038911163@qq.com

    关注我们
    二维码

    防骗反传销联盟微信

    防骗反传销联盟

    风清扬反传销微信

    风清扬反传销微信

    举报传销
    维权直销

    传销组织骗术
    骗局曝光平台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