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慕容雪村在其亲历网传销后写成的纪实作品《中国,少了一味药》中讲道,网传销者天天要做的一项重要作业就是抄、读那份措辞粗陋、错字连篇的《业务洽商》:“一个字都不能抄错,连标点符号都不能错!为什么?我告诉你,《业务洽商》四千二百九十五个字,每个字都有它的含义,每个标点符号都有它的道理!你错一个字、错一个标点符号,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网传销团伙中还经常开展煞有介事的“整风”:“只要你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是交心的行业。”这种严明的纪律、高强度的励志操练,使尽大多数网传销者进伙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觉今是而昨非,人生一下子找到了方向。
阿强所在的体系内有一名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研究生,阿强曾经问他,家里又不缺钱,为什么愿意留在这做这个。留学生回答说,在行业里他可以熟悉更多的成功人士,为将来创业积累人脉;另外,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以前他很少跟外人打交道,也不爱做家务,但现在他不仅口才和胆量大大进步了,还懂得了如何待人接物。
除了严密的纪律和资本运作发财致富的梦想,每个新参与者被灌输的还有感恩、自律、宽容等心态教育。在这样一个环境氛围中,新来者很轻易就会陷进无法自拔的痴迷境界。
“这个行业中确实有很多东西给人感觉挺震撼的,这么一大帮人在一起,精神面貌都很好。以前在公司里,同事免不了勾心斗角,但这里每个人对人都很友善,由于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没有利益严重冲突。”阿强说,进进到这种氛围以后,他天天都想着怎么列名单,定工作,琢磨邀约的理由。半年时间,他就用“善意的谎言”邀约了10多名同学好友来北海发展。
真实的面目
拼命带人的那段时间,阿强基本上没有时间往思考。他就像一颗被铆在网传销链条上的螺丝钉,天天按照行业“简单、听话、照做”的教条,拼命地学习复制工作、总结经验后就开始走转(网传销职员之间认门交流),走转完了,就想回家往做展垫。
不断带新人来北海听课的日子里,阿强在伞尖(网传销体系中对高级头目的一种称呼)的安排下,接触到体系内不少形形色色的讲师。深进接触的过程中,他才知道,原来在洗脑跟进的过程中,之所以要安排新人往一些家庭,是由于年纪大的长者轻易让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实在,在资本运作行业,孩子把父母带进来,或是父母拉儿女进局的现象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一开始我对这个行业很有信心,觉得这个钱肯定能拿到,可3个月后,我开始有另外一种感觉,觉得行业中真正能帮我的人并未几。”按照之前的宣网传,从实习业务员到老总,行业中每个级别的上下线都是层层制约、相互推进的关系。在这种模式的作用下,会达到一个“上拉下推、左扶右帮”的效果。时间长了,阿强渐渐发现一切并不像先前描述的那么美好,“行业十分现实,假如你没能力帮别人,别人就不会帮你,你没有发展了,也就不会有人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