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季,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传销陷阱,26日由济南市历城区工商局主办、中消报(山东)新媒体中心发起并承办的“护航学生就业,防范传销陷阱,科学认识直销”公益宣讲活动走进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活动现场,历城区工商局公平交易局赵士波科长表示,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对传销的基本辨别能力,再加上近年来传销行为花样频出,新型传销行为披上了电子商务、金融投资、微商等貌似合法的外衣,其活动愈发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让人难以辨别。


一些传销组织、传销分子常常趁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在择业、就业、访友、游玩时,借招聘、实习、创业、交友、旅游等名目,以高薪致富为诱饵,缴纳加盟费,以发展亲友为事业基础等方式拉学生们入伙,为其设置传销陷阱,大学生应该对此提高警惕。
近年来,历城区工商局不断强化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对传销活动坚持“打早、打小,反复打、打反复”,全面落实“打、防、管、控”长效措施,在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还经常把直销误以为是传销。对此,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康妆大道事业部公共事务部副总监靳媛女士表示,传销组织常以高薪致富为噱头、层级奖励为诱惑、快速致富为幌子、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群众,给群众家庭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正规的直销企业都是经商务部、并在商务部直销管理系统官方网站上能查询到的。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程坤告诉记者,经过工商执法人员的讲解,在校的同学和老师们对害人害己的传销有了清楚的认识,这场公益宣讲活动对大学生安全就业、建设和谐校园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
被传销忽悠的,大学生占了近三成
发财心切易导致受骗,专家建议大学生扎实创业
不久前,一些大学生通过招聘网站求职却误入传销窝的事件震惊了很多人。据业内人士介绍,除了现在传销组织手段越来越高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加上有时发财心切,很容易着了传销组织的道儿。
大学生占被骗者约三成
传销往往都是熟人“作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少人其实都是被自己的亲人、朋友拉入传销组织,并没有太多戒备心。
“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到了社会上,对传销和直销区别不开,而且对骗局了解不多。”马胜玲说,大家往往认为传销就是是限制人身自由、控制住受害人并向他们要钱。但这其实是很久以前的传销概念了。
辨别传销有规律,切忌天上掉馅饼
这些传销往往披着华丽的外衣,对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来说格外有迷惑性。但其实,无论传销的形式如何变化发展,其实质仍是以购买份额作为缴纳入门费,发展下线人员、拉人头组成层级,以下线人员“业绩”作为获利依据。
因此,想要识别传销,可以从是否需要缴纳入门费、是否需要拉人头以及计酬时是否以发展人员销售业绩等为依据等方面,进行判断。
根据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近日山东省提出支持符合市场经营主体登记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可依法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注册登记手续,并对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给予指导,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利用利好政策理性创业。
同时也提醒大学生们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尽量不要选择各类投资、理财类的创业途径,在择业时也最好围绕所学技能和专业,扎扎实实开创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