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生很注意拿捏讲话的节奏和分寸,并不直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暗示这个项目就是国家暗中鼓励的。
◎文/CBF记者 董晓寒
这是一桩传说投资69800元就能回报1040万元的生意,简称1040阳光工程。但是,在这个宣称有十几万人参与的圈子里,几乎谁都没有见过真正拿到1040万元的成功“出局人”。
在江苏工作的王逸(化名)经朋友肖琪(化名)介绍,接触到了这笔生意。回忆起连续4天的洗脑经历,王逸语气平淡:“其实当时我很害怕,怕他们没收我的身份证,把我关在那里。但没想到,那儿的人都很客气,甚至那几天,我连一分钱都没花,吃住都在肖琪家。”
“那里的人管这个生意叫‘自愿连锁经营行业’,入伙之前有5-7天的‘行业考察’时间,也就是‘洗脑’了,不过,因为提前买了车票,我只待了4天。他们倒也没拦着,只是一个劲儿地劝我入伙。”
每天,“行业”都会安排一对一的讲课,早上两节,下午两节,有时候晚上还有一节,每节课长达2个小时。“我听得晕晕乎乎。”王逸说,“他们鼓励你当场提问,他们来解疑,平常自己要一个人多思考,但是,对外交流包括和周围人交流控制得很严格,甚至不准谈恋爱。这是行业制定的《生活经营管理二十条》里规定的,也尽量避免与当地人接触,出门遇见行业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平常也不准打桌球、下棋,连喝酒也不允许,也没有电脑,只能靠自己带过去的手机消遣。”
被忽悠入圈
有一天,王逸接到肖琪的电话:“我辞了原来在浙江的工作,现在在安徽上班,有空来找我玩啊。”趁着小长假的空闲,王逸兴冲冲地来到肖琪的工作地——安徽合肥滨湖新区。
滨湖新区是在2006年11月启动建设的新城。“我就住在肖琪的出租房里,那儿一片都是住宅区。房子是他和另外一家三口合租的,这一家子也是做这个生意的。小区周围有菜场、医院、超市,生活挺方便的。讽刺的是,小区里悬挂了不少醒目的横幅,呼吁人们远离传销。”
王逸到达安徽的第一天,肖琪并没有透露自己工作上的事。直到王逸主动发问:“你最近工作怎么样?到底是在干什么?”肖琪说道:“我也说不清楚,你要不来看看。如果觉得不错,可以一起创业。”他的含糊其辞让王逸心生怀疑,但他的善意又让王逸很感动,“其实,我挺希望大家在一个地方一块儿奋斗,一起富起来。明天我带你具体了解了解。”
随后,肖琪不再提及工作,带着王逸四处参观。
沟通高手授课
第二天一早,肖琪向王逸透露了这桩生意的内容——投资69800元能赚回1040万元。行事一向谨慎的王逸用手机上网搜索了“滨湖新区”、“1040万元”等关键词,跳出的字眼却让他吓了一跳——传销!
当得知这个生意需要发展下线时,他直言:“我是一个胆小的人,永远不想做我家里的第一个(做这个生意的)。”肖琪安抚道:“我一开始也跟你一样排斥,但是听了几天课后,觉得很有收获。今天我都已经和人约好了,你就跟我一块儿过去看看,不愿意的话再说。”说着,他扬了扬手中的纸条,上面写着联系人罗先生的姓名、电话和听课的时间、地址,地点距离肖琪的出租房不过两条马路。
“咚、咚咚,咚、咚咚”,有节奏的敲门声后,一个三十开外的年轻人开门迎接他们进屋。
“你现在是不是在想1040万是怎么来的?”面对罗先生坦率的提问,王逸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但罗先生不急于讲解其中的门路,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强调,“考察一个行业,首先要知道这个生意是由一个个人还是一个组织、地方政府还是国家支持的?如果今天这个生意不是百分之百国家支持的,那么我劝你不要做,也把肖琪拉回去。”
“现在,你一定有很多疑问,这个生意究竟合不合法?看着像传销,那么它是不是传销?如果它真的是正当有潜力的行业,那么国家为什么不进行正面宣传,反而称之为‘传销’?当然,还要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干这行?你的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能否胜任这个工作?另外,这个生意还涉及到善意的谎言邀约,就像当时肖琪邀请你来考察一样,你在这方面的把握有多大?”罗先生显然是一个沟通的高手,逻辑清晰,句句讲到王逸的心坎中去。
罗先生很注意拿捏讲话的节奏和分寸,并不直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暗示这个项目就是国家暗中鼓励的。在他眼中,就像当年深圳为了改革开放而引进股票,今年这个行业也是国家政策性的项目。

“1998年,国家领导人朱基带领考察团赴欧美考察,将自愿连锁经营这一行业引进国内,目的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形成强大的财团,抵御外资。你看,到2015年中国实行零关税,国内产品的竞争力不够,怎么办?就要靠这些财团打造出优秀的品牌推广自己的产品。”王逸听得云里雾里:没听说2015年要实行零关税,怎么回事?
罗先生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行业历史:“第一个试点放在新疆天山,但由于环境太恶劣,没有成功。后来,转战广西南宁。要知道,南宁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有了这一成功经验后,现在在安徽合肥、陕西西安等地继续发展。你看,滨湖新区有两条主干道,一条叫广西路,一条叫天山路,就代表了行业的历史。”
据罗先生介绍,这个行业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甚至不乏千万富翁、退休的人大代表。“他们衣食无忧,但都愿意做这个行业,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在这里广结人脉,最后出局可以申请做国家项目。凭《出局证》,以后考公务员也能优先录取。我可以这样说,未来的国家领导人、省市级领导以及公务员都来自我们这个行业。事实上,陈光标就是从我们行业出去的。”
看似重磅的举证
正当王逸觉得这些话越来越不靠谱的时候,罗先生的语气又诚恳起来,“你先不要考虑做或者不做这个生意,谁都渴望机会。这个行业是不是国家支持的?我可以提供几个现象,你自己去求证。”他说得头头是道,却不乏漏洞。
“拉动国家GDP的三驾马车是生产、出口和消费”,实则为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一硬伤忽悠不了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王逸,他虽有疑问但并不多语,罗先生继续侃侃而谈:“现在,国内生产产能过剩,出口订单下降,为了保持GDP平稳发展,必须扩大内需。那么,”他话锋一转,“是不是有这种可能——当地政府为了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而以此吸引我们这些外地人呢?”这一问句引得王逸浮想联翩,“这个行业有规定,不招收当地人。”
罗先生顺势介绍入伙的4个条件:1.必须拥有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代居民身份证,且年龄在22-50周岁,超过50周岁的需通过转让方式入伙。2.必须申购至少1份、最多21份的产品,价值3800-69800元。3.医生、教师、公务员等不得兼职,要加入必须辞去原来的工作。4.必须有一名担保人,也就是推荐人。
“你也听说有将近20万人在做这个行业,那么,我来给你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在做。”入伙后,每个人都有个手机集团号。罗先生当场演示起来,发送了一组特定数字短信给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不一会儿收到一条短信,显示的是机主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以及其所处集团网络名称——天马太白军事网络。
“这个集团网可不一般,是个废旧的军事网络,可以无限扩容,但是一般的公司集团网络都有人数限制。在中国,能做到无限扩容的集团网只有三个行业,军队、公安部门和我们这个自愿连锁经营行业。”罗先生煞有其事地说道。
随后,他向王逸展示手机通讯录,“手机号前3位代表网络运营商,中间4位是组号段,最后4位就是随机编码。那么,根据号段可以推导出人数。号段有哪些呢?2305、8500、5600、5511……”罗先生翻看着通讯录,一下子列举了18组号段,“那就意味着18万人,但是号段数字不含4,再排除空号等原因,做这个生意的人必定上万。”
“如果生意的背后是个人或者组织,会有这样的能力办到无限扩容的集团网吗?显然没有。地方政府呢?手机网络归工信部所管,超过1万部的手机集团网需要通过工信部、安全局和公安部的审批备案,那么这也超过了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只有谁?只有国家。”接连的设问句,用手机集团号将这个生意的靠山指向国家。言辞中,罗先生没有丝毫心虚的表达,“这个问题,你可以去联通公司求证。”
罗先生继续举证,“《反洗钱法》有规定,当天同一数额打入到同一账户3次以上的就是可疑资金,有洗钱嫌疑。这里有那么多人在做这个生意,我们都是通过银行走账的,69800这个数字一定会频繁出现,银监会怎么会没注意到呢?更何况,这里没有工厂、没有企业,十几万人却都在这里开户,银行一定会注意到这个奇怪的现象,却没有人来查,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事情你都可以自己去求证,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的网点就在前面。”肖琪告诉王逸,“当时我听课的时候,什么都不相信,当场向他们质疑、辩论。我甚至自己打电话报警,说这里有人做传销快来抓,电话那头说好,知道了,马上就来。但是等了很久就是没人来,风平浪静地过去了。如果是外界传言的传销,这是违法的,为什么不抓?”
实为庞氏骗局
听了一整天的课,国家支持这一说法似乎证据确凿,王逸变得有些半信半疑。第二天,他又在叶小姐家听到了“投入69800元,最后怎么变成1040万”的计算方法。
叶小姐一边画梯状图,一边解释,“我们采用的是五级三阶制,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两名学者经过17年的研究设计出来的,在1995年新加坡亚太直销大会上获得最高奖项银鹰奖。”
“在这里,五级是指实习业务员、组长、主任、经理、老总,区分标准就是申购份额数。三阶指的是三个晋升阶段,前三个是同一晋升等级,后两个各自是一个等级。”
看似一套非常简单的理论,但计算过程却非常繁琐。叶小姐用了两大张纸,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大致完成计算流程,王逸至今依然如坠云雾,只知道个大概:“入伙的时候需要申购份额,最多21份。第一份3800元,包含500元的产品费用,第二份开始每份3300元,21份就是69800元。申购了份额,就代表进入了这个行业。”
入伙后,需要寻找3个合作伙伴,他们以及他们下线的申购份额可以同时累计在自己份额上。叶小姐又画了一张树状图,说道:“等到份额满足一定的数量就能晋级,但在晋升经理和老总的时候,并不是单纯根据份额,还要带动当初的合作伙伴一起发展。比如,要想当上老总,除了份额累计到600份,还得培养3个经理。”
叶小姐介绍,“这个制度并不是死板的,可超越、可回归。可超越就是说,像一名业务主任满足晋升经理的条件,那么他可以超越还没成为经理的推荐人而成为经理。而当推荐人同样符合经理条件得以晋升时,自己又必须回归到他的下线,这就是可回归。”
“我们还规定了退出机制,并不是能在老总的位置上一直呆着。等到出局以后,拿到《出局证》和驾照,进入第二平台。如果本来就有驾照,到时候返还相应的钱。业务员也可以随时放弃资格,而且可将份额移交于亲友,或者有偿转让,当然前提是有人肯买。”
等级决定了每月工资。“行业除了上缴45%的国税外,剩余的都发放给我们。”业务实习员的工资不足千元,而老总的效益分红每月就有6万-10万,工资六位数。
叶小姐强调,“做这个生意非常自由,没有业绩压力,即使半年发展1个合作伙伴也没关系。当然也有人做得很顺利,两年就上总了。”肖琪在一旁补充说:“有时候,太心急容易搞砸。有人着急发展,拉亲戚朋友来考察,结果都不相信他,回到老家逢人就说他在做传销,没人敢跟他联系了。现在只能靠网络聊天继续发展。”
听完五级三阶制的介绍,王逸疑惑重重,“它的本质就是庞氏骗局,让不断的后来者为前面的人埋单,怎么能保证我一定能挣到那个钱,而又不会成为最后垫底的人?”
每次上课,王逸都会问这个问题,但没有人从正面回答它,仍然不断暗示这是国家支持的项目。渐渐地,王逸有些不耐烦了。他突然意识到,谎话说了一千回也就成了真理,如果在这里连续待上几天,我会不会也相信了呢?他的心里不由闪过一丝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