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期间,BD们不仅要自己顾住自己的生活,往往还必须自己贴钱发展团队。
“我们和兴盛优选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兴盛优选先赚到钱,我们才能赚到钱。”此番武汉基地培训的一位BD产生了自己的认知。
而远赴南京的张固方,尽管也有了同一个梦想,但最近却苦闷不已。“除了没交钱,(兴盛优选)和传销公司有什么区别?”
“未来真的能走下吗?”
“兴盛优选的模式行得通吗?”
……
由于兴盛优选的裂变模式,尽管其单量提成表写着:“门店月单量5万单,提成25500元”,但实际上,BD最终真正到手的工资往往只有7000-10000元。
如今,张固方跑了三个月,旗下门店月单量已超4万单,但工资仅1000元出头。
“在南京的基地住时,天天与别人上下铺睡,6个人挤在一间房里,没有空调,鼾声震耳,有时候自己感觉很迷茫。”张固方说,“不算人力费,一个月吃穿住也要花两千,家里人也反对我做兴盛优选,但我不想白白浪费自己已经开发了三个月的门店……”
像张固方这样“骑虎难下”的BD,也有着相当的规模。
在每天的总结大会中,偶尔也会有BD对“市场饱和度高”的现象表示担心,但部长、经理往往是“夸下海口”:“不会的,明年(2021年)兴盛优选要大扩张,有大把的机会。先抢占新城市的团点,然后等待开团就好!”
部长、经理们鼓励大家,动用自己的关系资源,将团点开到自己的家乡及祖国四方任何地方。尽管这些地方尚未覆盖,什么时候覆盖都是未知数。
要想富,先修路,多拉人头亲戚凑!
当然,也有一些BD并不在乎兴盛会如何发展,似乎只要有钱赚,并且有一个宏大的“梦”摆在前方,这便是一份“好工作、好事业”。
甚至,BD们为了开团,不惜“大打出手”。
在武汉培训期间,一位BD接到了一通电话:自己的下线BD想拓展的一家门店,却被另一名BD“截胡”,抢先签约,这位BD感觉不甘心,便跑到对方的门店中“大闹天宫”,砸毁了不少店内物件,直到警察出面才算结束。兴盛优选本相传销
在兴盛优选的BD战队中,有人再琢磨;也有人对兴盛优选保持着“简单相信”;还有人在说,如果爱,请深爱。兴盛优选本相传销
在南京秦淮区,一名叮咚买菜BD与兴盛优选的BD不期而遇。兴盛优选本相传销
这位叮咚买菜的职员,向兴盛BD透露了她的薪资:前两个月底薪6000,根据顾客复购率加算提成,复购四次的顾客算一单,从15单至65单,提成从500元阶梯增至4000元。
不等说完,兴盛优选的BD哈哈大笑:“这怎么赚得到钱?!不如来我们兴盛优选吧,好多部长年薪百万呢……”他兴致勃勃地开始给叮咚买菜的BD,讲起了兴盛优选的薪资与发展问题……
这样的场面,不是道听途说,地歌网的调查人员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且有图有录音。
不可否认,兴盛优选BD的“类传销”模式,在前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的,且有效控制了BD的薪资,进而控制了成本。
但如今,互联网巨头们已纷纷入局社区团购赛道,美团、橙心、多多已深入绝大部分下沉市场。
反观兴盛优选,尽管也在加速扩张,但在开城数量上,已远远落后于以上三家。更重要的是,这种所谓的“裂变模式”,扩张速度并不快,且人员层次良莠不齐,即便腾讯、京东注入巨资,这样的公司伦理,这样的公司文化与管理模式,它将怎样发展?它将怎样调整?它能怎样转型(洗白)?
地歌网想问的是,在投资之前,难道,腾讯、京东的投资部门对兴盛优选的商业运作模式没有做深入尽调嘛?
或者说,即便是“传销公司”,只要在所谓赛道上,也值得巨头们投下重资嘛?只是,刘老板,这样的公司,未来你管得了嘛?兴盛优选本相传销
会炸锅嘛?
04
后记
2021年元旦期间,一名拓展了2000名下线的兴盛优选BD,和团队成员组织了一场团建,并且还在微信朋友圈内发文感谢,他们亦在源源不断的给兴盛优选编织的“幻梦”,增光添彩。兴盛优选本相传销
同一天,一名刚加入兴盛优选的新BD决意离开这里,张固方听闻后,沉默片刻,在微信上发来一句话:路上注意安全。兴盛优选本相传销
几分钟之后,又打下另一句话:我已经无法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