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11时30分,哈密市向阳路上的一家店铺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十几名工商、公安执法人员。
店里坐着4女2男。“什么事?”一名女子故作镇定地问。
“你难道还不清楚吗?”两名一分钟前还在与4名女子“神侃”的男子站起身,与执法人员握手。
“你们……”4名女子惊讶地张大了嘴。
两名男子微微一笑说:“现在开始调查,请你们配合。”
这两名男子是哈密地区工商局执法人员。为调查一起传销案,他们“卧底”打入这个涉嫌传销的店铺取证,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成功破获了两起案值达一百多万元的传销大案。
“终级经销商”举报
7月中旬的一天,哈密某单位退休工人赵老汉来到哈密地区工商局举报,称自己4个月前被人拉进“海贝”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花4.8万元买了一大堆保健品,成了“终级经销商”。他四处开展“业务”,却一件保健品也没卖出去。近日,“上级”指示他发展“下线”,他才反应过来这是传销,是违法的。赵老汉的老伴得知4.8万元被骗后,气得犯了心脏病。
“卧底”打入传销窝
7月底,哈密地区工商局、哈密市公安局联手对哈密市的传销活动进行了深入调查。
走访中,两家涉嫌传销的公司进入执法人员的视线:“福臣大有”全国连锁哈密服务站(以下简称“福臣大有”服务站),位于哈密市向阳路;“海贝”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哈密经销部(以下简称“海贝”经销部),位于哈密市前进西路某小区。
由于传销是通过人际关系来发展组织脉络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分散性,为了不打草惊蛇,执法人员决定派出“卧底”进行秘密调查。
8月中旬,两名“卧底”与“福臣大有”服务站和“海贝”经销部的传销人员有了初步接触。两名“卧底”自称是饭馆老板,手头有点闲钱想做生意。为了不让对方生疑,“卧底”没有急于涉足“业务”,而是给传销人员留下了手机号码,说“考虑一下再联系”。
几天后,“鱼儿”果然“上钩”,传销人员打电话请“卧底”去“听课”。
在几次见面中,传销人员对“卧底”进行了多次试探,从学识、工作、家庭等多方面查证“卧底”的真实身份,两名“卧底”沉着应对,表现出小老板既想发财又怕上当的谨慎。传销人员最终打消了对两名“卧底”的戒心,开始向他们讲授“传销理念”和“拉人头”的心得。
事后,记者在“卧底”取证的录音中听到传销人员的一段“经典语录”:“这是传播健康的事业,你们只需要把认识的人带来,剩下的事情由我们来做。这是一个团队,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你赚钱我才能赚钱。他(消费者)先免费体验,体验好了自然会购买产品,同时还有一个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他能不加入吗?接着他又会带他的亲戚朋友来……”
9月7日,“卧底”得到一条重要线索:“福臣大有”乌鲁木齐“线头”(负责人)次日要来哈密给包括“卧底”在内的几名“新人”讲课。接到“卧底”的报告后,哈密地区工商局和哈密市公安局负责人研究决定:收网!
9月8日早晨9时,两名“卧底”走进了“福臣大有”服务站。11时20分,哈密地区工商局经检大队韩队长的电话响了:“韩老板,事情忙完了,我们见个面吧。”这是事先约好的“暗号”,韩队长立即下令:“行动!”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传销者百般辩解
执法人员在“福臣大有”服务站调查时,涉嫌参与传销的一名女子振振有词地叫嚣:“我们不就是没营业执照吗?现在正办着呢,你们犯得着来这么多人吗?”
“卧底”当场戳穿了她的谎言:“别装了,没这么简单,你们做的生意到底是什么性质,你心里最清楚……”这名女子悻悻地低下头,不再吭声。
记者经执法人员同意,采访了“福臣大有”服务站负责人高某。她自称是哈密本地人,“我们是加盟店,才开业两周,总公司的手续齐全。我们让消费者免费体验产品,并没有赢利,不是传销……”
此外,另一组执法人员对“海贝”经销部的查处也非常顺利,目前所有涉嫌传销的人员均已落网。据执法人员介绍,初步估计这两起涉嫌传销案的涉案金额为一百多万元。
消费者遭“洗脑”
9月11日,在哈密地区工商局经检大队,举报人赵老汉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误入传销陷阱的经过。
今年3月底,赵老汉的朋友齐某约他到某宾馆“听课”。赵老汉走进布置豪华的会议室,看到里面有近八十人,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自称是“海贝”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李某。
“这个李总穿得很讲究,看着就像大老板,说话也很有派头。他讲课时不断冲下面喊‘你们想不想赚钱?想不想发财’,听课的人响亮地回答‘想!非常想!’所有的人都像疯了一样。”65岁的赵老汉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很新奇。
赵老汉说,李总讲完后,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上台“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他的“成功”。“他说他做海贝产品一年多,赚了100多万元。这时,不断有人上台给他献花,掌声此起彼伏,我的巴掌也拍红了。”
这个“培训”持续了整整4天,有时“课”一直上到次日凌晨一两点,赵老汉着魔似地天天听课,最终决定“入伙”。“他们说买1.6万元产品就可以成为‘初级经销商’,得到15%的返利;购买4.8万元就能成为‘终级经销商’,得到50%的返利。我背着老伴,偷偷取出4.8万元养老钱,买了海贝公司的力夫胶囊、海贝钙和玫瑰精油等产品。”
半个月后,赵老汉收到海贝公司从广州发过来的产品,但却没有产品说明和货款收据。
“说是‘终级经销商’,怎么连产品资料都不给,一小瓶产品要几百元,这可能吗?”赵老汉觉得有点不对劲,找齐某要求退货,可齐某却以各种借口推诿。一天,赵老汉在齐某家门口将他堵了个正着,齐某“不得已”点拨赵老汉说:“你卖不动产品,可以拉人进来呀。你发展一个人,让他买1.6万元的产品,你就可以获利2400元,要是拉10个人进来,不就2.4万元了?拉20个人,你的本钱就回来了。这样赚钱多容易!”
这不是“拉人头”吗?这是传销呀!赵老汉这才反应过来,踉踉跄跄地跑到哈密地区工商局举报。
传销活动泛滥
哈密地区工商局郭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dedecms
,有二十多家涉嫌传销的机构和为数不少的传销人员在哈密活动。
“传销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案值在5万元以上即触犯《刑法》)。传销组织者利用老百姓想赚钱的心理,对其进行“洗脑”,把其从受害人变成害人者,为传销组织高层谋取钱财。”郭局长表示,工商部门将与公安机关通力合作,严厉打击传销活动。同时希望群众高度警惕传销活动牞谨防上当受骗,更不要参与其中,成为违法行为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