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万元月薪,经计算至少完成60000业绩(要卖120000元的产品)才能达到,万元月薪有着如此苛刻的条件,王辛一下子懵了,市场行情并不看好,但已经付出太多,和自己手下美容顾问讲课交流时,总是穿着光鲜,问起收入,每次回答吞吞吐吐,心里发虚,看到别的督导每天还是那么自信,
王辛以为只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达不到要求。
王辛好面子,而且制度严禁互相倒垃圾(说消极的话),所以她只能装作自信,成功的样子,而且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军心,只有这样,自己的付出才可能通过自己的美容顾问的业绩达成而挽回。
业绩完不成怎么办?补单!而月月补单本已吃不消的王辛更加艰难。
钱从哪里来?王辛的丈夫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大学同学、高中同学、甚至一面之识的人,他为此抛开了男人的面子和尊严,三五百也不放过。
而他自己生活却极其艰苦,他曾一个星期花两块钱,记者惊讶于两元钱过一个星期的生活,王辛的丈夫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周一至周日早上都不吃饭,周一至周五中午和晚上在公司凑合吃点工作餐,周六周日用1.2元钱买一斤面条,白水加盐煮了吃四顿,剩下8毛,给妻子王辛打两分钟的长途电话。
而王辛的梳妆台上密密麻麻堆满了枚琳凯化妆品,加上彩装,价值5000元左右,而每年要用完2批,也就是一年要用掉10000元,直到如今,在王辛所住的简陋的出租屋内,梳妆台前是屋中最贵重的东西。
作为玫琳凯的美容顾问必须用玫琳凯的产品的,这是规定,不然怎么介绍产品。
但王辛万没有想到,她的姐妹们和她的情况一样,甚至更糟。
万元督导;到底拿多少?
但;万元督导到底有多少收入呢?
王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督导的实际收入:以每月完成20000业绩计算,可从业绩中得到10%,也就是2000元的收入;还可从他的一类延伸(由自己直接推荐加入的美容顾问,一般为12个或12个以上)得到提成,提成量由美容顾问2500至8500的业绩中提取从4%到13%不等,这一部分一般为300到900元不等。这是督导的
全部收入,即假如督导所带领的小组能够完成任务,督导可以拿到2300到3000元左右。
督导的支出:每几个督导会租一处房子,用作搞培训、学习交流的场所,房租都由督导负担,每位督导负担房租1000元左右;作为激励美容顾问,挑战 活动的奖品,每月500元左右;雇一个账目清算,接电话的后勤工作的秘书,每月至少400到600元;通讯费用500元左右;自己所用玫琳凯产品,每年消费10000元左右;家族组织大型活动每月分摊50元;大量出差费用(王辛为了参加培训,曾去香港2次,杭州1次,2次上海,往返北京更加频繁)都由自己承担。平均下来月支出在3500元以上。
而如果补单的话,每月亏损会达到万元以上。
虽然制度严禁互相倒垃圾,但还是有人不堪重负流露出痕迹,得知别人的情况和自己相同,很多督导震惊了,原本以为就自己补单,仅仅是自己能力不够,而现在看来,大家都在用自己的钱苦苦撑着。万元督导原是一场梦。
王辛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另欠外债将近10万。她几乎丢失所有的朋友,失去了家人的信任,在家人面前抬不起头,以后也不知该怎样面对社会。
王辛说:我以后再也不敢做梦了。
李肖是王辛最好的姐妹,她的情况比王辛更为严重,直到现在,李肖的丈夫仍不知家里买房子的钱已经被掏空,所有存单上的钱也早已精光。
这儿每个人都是心理大师
介绍李肖做玫琳凯的人是她的姑姑,李肖也曾在街上碰上好多玫琳凯的人推销,当时她对这种人还很烦,但出于对姑姑很信任,李肖放下了戒心。
反正也是用化妆品,就花2400元拿了一套用。”当时李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与玫琳凯扯上关系。
李肖原是一家公司中层,但她不满足现在的生活,总想趁年轻干点事。
买完化妆品,姑姑一次次催李肖到公司去参加美容会(每天一次),李肖捱不过面子,最终还是去了。
李肖去参加沙龙会(教如何预约客人,一般每周六下午),觉得开会的人简直是一群疯子,又笑又哭,站在凳子上,讲经历,,讲故事。李肖觉得她们精神上都有问题。
姑姑的老师给李肖讲美容课,可是李肖觉得很无聊,于是换来这位老师的老师接着讲,这位老师是蓝外套级督导,像空姐一样优雅,她讲到一些人参加玫琳凯的故事,李肖听后很惊讶,老师看出这一点,就围绕这一点给李肖讲,“玫琳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事业,只投入2400,没有赔,零风险。慢慢的,李晓兰被吸引了。
到李肖成为督导后也给别人讲课,才明白老师上课是要观察,抓心理,讲兴趣点,当初自己的兴趣点被老师抓住了。
这种课,很少有人能抵抗住,每个玫琳凯人都是心理大师。 李肖说那么多人进玫琳凯,与她们讲课的煽动性有非常大的关系。
陷进去易 想出来难
李肖看到另一条投资赚钱之路,本不够退休年龄的李肖托关系迅速办了内退,把玫琳凯作为事业去作。
第一步要保住美容顾问资格,三个月之内必须业绩达到2400,也就是要购买4800元的产品,李肖没有太多考虑,顺其自然加入后,开始邀约客人,约来第一个是自己单位的同事,当时李肖对成为万元督导深信不疑,没觉得在骗同事,而是觉得好事情应该大家分享。
之后的道路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老师让怎么样就怎么样,老师安排任务,大家互相鼓励,生活充实。
白天上课,晚上与美容顾问沟通,没日没夜的干了几个月后,李肖晋级为红外套,家族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拍照、鲜花、鼓掌喝彩,李肖开始真正有了成就感,迫切需要别人承认的李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明星感觉。
李肖的团队发展很快,有了12个美容顾问成为准经销商后,申请督导三个月考核,比王辛更为严重的是,李肖第一个月开始补,甚至借给自己的美容顾问钱去买产品,以达到业绩量。
几个月的冲击督导过程,李肖家里买房子的钱,补进去将近8万。之后冲上督导像王辛一样,补单,此时已投入很多,没有退路,为保住好不容易才冲击到手的督导资格,月月补单,一年半的时间,买房子的20几万元,已消耗殆尽。
而如今,为了不让丈夫知道,李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搪塞,蒙骗,但李肖清楚,即使这样,被发现也是迟早的事,她已无法面对丈夫。
当初石家庄出首席时,每月要出将近30个督导,看者都害怕。6个月100多个,哪有那么大的市场,几乎都在用自己的钱补。霍英直到现在才意识到,危机从那时就开始了。
那时的急功近利,虚假繁荣导致如今的局面,现在大批督导(经销商)支撑不下去了。霍英终于明白了那句话。
一无所知,所以一无所有
霍英说家族制度不透明,内部杂志《喝彩》上都是一些大框架,美容顾问绝不会知道督导的事,督导不会知道首席的事。要是问起,她会告诉你,你知道了也理解不了,一层一层的封锁,给下面造了一个美好的万元梦想。
要是透明了,很多人也不会进来。霍英说得很干脆,天天灌输万元督导,但从不说督导挣万元月薪的条件。到达督导的人,都对实际情况大吃一惊。
当你知道时,你已经投入很多,想退也退不出来。
当初对实情的一无所知,导致如今一无所有。霍英说,如果知道,她可能还是会做,但绝不会这么盲目
猛然醒来 终于明白真相
据李肖说,石家庄玫琳凯在鼎盛时期曾有将近300名督导,而如今业绩完不成,用自己钱来补,已达到自身极限,督导纷纷落地,李肖拿出她们家族督导的合照,指给记者,这些督导大部分已经掉下来,目前只剩下100多人。
交谈中,不少人告诉记者,虽然姐妹们都互相了解了一些情况,但要不是与记者交流,即使是好姐妹们一起倒垃圾也不会透露真实的损失。
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
此时的李肖想到要联合起来,让家族给出一个解决办法,此时是5月下旬,李肖打电话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就联系了10位督导,到公司交涉。
李肖告诉记者,之后首席和家族高层就分别找人谈话。首席找李肖谈了一下午,告诉李肖,范围越小越好解决。这时公司下来政策,买回一小部分的活,一些人的要求被满足,就撤出了,这个团体还剩下4个人。
6月18日,华北区经理陪同总公司的法律顾问来了解情况,最后经理表示,会把她们的眼泪和心声带到总公司。几经周折,6月24日,公司下来政策,低于5折收回手中货品,但对赔偿损失的要求未予理睬。
而李肖和王辛手中并无产品,赔偿损失的要求遭拒,意味着公司未给李肖和王辛任何实质的答复。她们一直与公司交涉问题,首席称此事是营销队伍出的问题,家族承担责任,此事在家族内解决。之后募捐,倡导大家捐钱来弥补一下损失。
李肖觉得这个事情太荒唐了。
就在6月25日,首席经销商还给李肖打来电话:宝贝儿啊,你在哪呢?咱们好好谈谈。
你要谈什么,你们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有事电话里说吧。李肖对公司一直拖的态度很不满意。
亲爱的,要是不见面,咱们怎么才能商量解决办法呢?
最后,李肖觉得她不会有实质的办法,所以没有赴约。
细算一下 你还会来吗
几位掉下来的督导与记者一起模拟着算了一笔帐:
石家庄的现有1万多名美容顾问,假设为1万人,如果每个人经过奋斗都成为督导,则每个人手下必须至少有12个位美容顾问,这样石家庄必须至少要有12万人成为美容顾问。按照她们的说法,每位督导的必须要有至少60000业绩,也就是卖掉120000元左右的产品,才有可能月薪万元,这就意
味着石家庄每月要消费掉144亿元左右的玫琳凯化妆品才能保障督导们月薪万元的收入。
而2005年统计的石家庄市总人口924万,女性433万,假设所有石家庄的女性,不分年龄,小到刚出生大到百岁都用玫琳凯的化妆品,则平均每人每月花费3326元。2005年石家庄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每年15239元,月平均1270元。
整个河北有近2万人,只出了一个首席经销商,几位督导告诉记者,差不多要有近2万人才会出一个首席,如果发展下去,假设这两万人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有机会成为首席经销商,则要有1亿人都做玫琳凯,要有更多的人使用玫琳凯,而河北人口只有6800万。
当然不会所有的美容顾问都会成长为督导,所有的督导都会成为首席,她可以永远作为美容顾问,或选择离开。玫琳凯传销
王辛曾说过,她手下的美容顾问的成活率只有20%,但这也算成活率高的,也就是说,没有成活的80%的美容顾问都已离开,但她们至少买走2400元玫琳凯产品。
其中的淘汰量十分惊人。
但以前谁也没这么细算一下,李肖说,要是算过,我绝不会进来。玫琳凯传销
6月26日下午,记者找到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向石家庄分公司河北省省级营运经理聂淑涛,向她询问有关事宜,聂经理称首席不在,玫琳凯有明确的制度,肯定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问到其他问题,聂经理称她不是了解最详细的人,她会找了解更详细的人与记者沟通此事,聂经理并未回答任何问题,
提到何茗的事情,聂经理称何茗违反了公司制度,已被公司取消美容顾问资格,但记者从何茗出了解到,她失去美容顾问资格并不是因为违反规定受到公司的惩罚,而诗司规定的买回产品自动退出。
林强表示,虽然她们是因为补单导致自己有很大损失,但诗司在制度上规定了不允许补单,无论培训或者其他的时候,公司其他人员如何暗示,这都是她们自己事先违背了公司的规定,公司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在法律上说明公司制度上没有问题。
这等于诗司设计了一个套,但是她们都是自愿进去的,最多只能说公司在营运上存在不道德的现象。公司的制度对规避法律风险,这样出了问题,公司的法律风险就能降到最低。
记者又电话联系首席经销商张志彩女士,张女士很忙,没有时间。此事公司如何解决,不得而知。
石家庄工商局公平交易处负责直销管理的毛水成介绍说,目前在中国只有雅芳一家公司拿到直销资格,玫琳凯属于转型期被允许以直销方式经营的几家公司之一。
河北三平律师事物所的管林强律师表示,对于玫琳凯公司刻意强调督导月收入万元而回避收入来源的情况,只能说明玫琳凯公司存在在着一种误导,但公司的这种行为并不违反相关的法律。
虽然公司和她们之间信息不对称,但诗司并没有义务告诉这些参与者这万元收入从何而来,而她们又都盲目的相信了公司给予的暗示,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