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营运总监发展千余名下线
高某今年55岁,是本市门头沟区一名退休职工,她通过中间人介绍先后向活立木企业投资11万元,成为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系统第三级营运总监,即推荐人。之后,高某以投资建设“低碳大厦”有高额利息为名,先后推荐乔某等多位朋友入股投资,朋友又介绍其他人投资,由此发展下线。截至发案时,网络系统显示,高某一人就发展出下线1000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000万元。
□资金链断裂
2亿多元无法返还
2011年初,活立木企业用融资款3000余万购买房产、奔驰轿车等,但公司以下家养上家的传销的特点最终还是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据统计,截至活立木资金被依法冻结,警方共追缴李宏等涉案人员银行账户存款1亿8千余万元及汽车等部分财物。
据介绍,集资款除部分用于活立木企业租房、购买房产和高级轿车,以及发工资和员工提成外,造成投资人2亿1千余万元不能返还。2011年3月,根据群众的举报,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经侦支队开始对活立木企业进行调查,很快李宏等人相继被抓获归案。随后司法会计经鉴定后出具报告,该企业认缴资金50亿元,但实缴出资额为零元。
2012年4月27日,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经侦支队向门头沟警方转交嫌疑人高某的涉案线索,2012年5月30日,高某被传唤到案。
警方经调查确认,自活立木企业成立之后,除了租赁写字楼外,再无其他经营活动。
■讲述
“副总的工作就是接待投资人”
今年53岁的李宏是天津人,大专文化程度,为了包装活立木企业的背景,他在自己的网站上编写自己高学历和高收入的背景。活立木企业网站上对他的介绍为“放弃在美国的高薪、房子和车子,依然回国投入到PE(私募股权投资),目前失业。”而在到案后他承认简历中的描述都是虚构,真实情况是他只在美国呆过一年的时间。
据李宏供述,公司通过员工的朋友及亲戚介绍宣传的方式发展投资人,被招揽来的投资人还可以登录公司网站了解相关情况。“公司的几位副总平时的工作就是接待投资人及网上解答,投资人通过咨询、上网等方式了解相关投资信息后,有的直接到公司交款,有的通过汇款方式交款。”李宏说。
李宏也承认,该企业没有任何收益,只是用后面投资人的钱返还前期投资人的本金及收益。李宏还交代,自从活立木企业成立后,他曾频繁带客人到于家堡金融区参观,并多次了解区内地块投资事宜,但相关单位认为活立木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始终没有把该企业列入谈判对象。
“投资人啥都不懂只关心获多少利”
活立木的另一合伙人李萍供述,想要参与活立木的投资必须有上线,如果投资人没有上线,就由自己指定上线,上线按照投资人投资客的8%至18%获得奖励。她日常发给手下工资每个月2000多元,奖金5000多元,此外公司还派给每个人每月租房的钱2000多元。
对于为什么能募集到大额资金,李萍认为除有具体的投资项目外,“多数投资人啥都不懂,只关心投钱后能获得多少利,如何收回本金。”李萍说,大多数投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私募股权基金,这些人也很少咨询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