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传销:传销公司集资诈骗万余人获利近7亿,创始人被判死缓。曾有被传销组织欺骗经历的李宏和李萍合伙成立公司,以投资“低碳大厦”为由,通过传销的方式非法吸取公众存款。公司利用上线投资人发展下线投资人获得提成的方式,非法集资6亿9千多万元,诈骗11364人次,涉及全国28个省市。去年6月,天津市一中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李宏和李萍****,缓期两年执行。日前,运营总监高某被北京市门头沟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注册公司
号称投50亿实际一分没掏
今年53岁的李宏是天津人,2010年他通过朋友认识了49岁的李萍。二人都有过被传销公司欺骗的经历,于是两人聚在一起,想着按“套路”开家公司捞一笔。2010年,李宏和李萍通过新闻了解到,未来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于家堡将有大的发展,二人认为这是商机。
李宏先后在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天津市工商局某分所工作,凭借经验,他很快以合伙的方式与李萍成立了天津活立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活立木企业),并拿到企业注册材料。该企业号称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中执行事务合伙人李宏认缴出资30亿元,李萍认缴出资20亿元,但实际上二人一分钱都未出。
2010年6月,二人聘用杨玉玲、胡定宇等人为市场部副总经理,负责企业的运作及融资宣传。在活立木成立之后,二人利用投资人对注册资本即为实缴注册资金的误解,故意夸大宣传企业资本规模,虚构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中心的“低碳大厦”项目,借股权融资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及宣传册向社会宣传。
随后,二人还找人制作公司网站,并制作了大量活立木企业宣传册,编造李宏具有国外金融行业高级管理工作资历和经验的虚假信息。为了逃避检查,活立木企业租用在美国的IP服务器运营网站。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活立木企业虚构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实验区筹建国家级林产业交易大厦的“低碳大厦”项目,借股权融资的形式进行宣传公开募集资金。
□运作内幕
1设多档投资额按月返高息
据承办此案的执法人员介绍,李宏和李萍在无任何经营项目的情况下,指定下属按照活立木企业网站及宣传册的内容,向投资人进行融资宣传,以活立木企业的名义与投资人签订融资合同,设定投资额为人民币2万元至50万元的五档数十级不等的投资数额,投资期限为3个月、7个月、13个月。按月返还相应3%、7%或9%的高息。同时将投资人按照投资额多少划成不同层级,然后转成推荐人再介绍新投资人,并根据新投资人的投资额返还佣金。
凭借着项目的推广和高额利益的诱惑,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的项目土地还没有挂牌,活立木企业就吸纳了3亿多元的资金。
2“私人订制”吸金交易系统
警方还从活立木企业网站上发现了该企业所制作的“吸揽资金交易系统”,该系统显示发展投资人达到较大规模的人称为客户服务中心,其下线即发展投资人规模较小的成为推荐人,推荐人下线为投资人。投资人投资后,系统根据其所属的上线,以及投资所达到的规模数额,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自动生成奖金记入投资人上线的客户服务中心和推荐人相应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