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开卡团伙。
自行或者经组织前往银行、营业厅或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开班银行卡、电话卡的人员(即“卡农”),以及金融机构、运营商内部利用管理漏洞大批量开设电话卡、银行卡或者为开设提供便利的“内鬼”。
第二类,带队团伙。
诱骗或者组织他人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团伙,这类团伙经常以“扫村”、“扫校”方式忽悠村民、大学生办卡,性质十分恶劣。
第三类,收卡团伙。
主要是接收带队团伙手机卡、电话卡的团伙,这些人又称“卡头”。有些物流公司、公司的员工也参与收卡。
第四类,贩卡团伙。
主要是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办理的电话卡、银行卡,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整治谁?整治的是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
按照二弟的经验来看,重点地区应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
一是“涉案”两卡较多的开办地、户籍地。
比如某些大学城、农村,整个学校、整个村子几乎全员出动开卡、卖卡,这一定是当地的基层治理出了问题,要重点整治。
二是“涉案”两卡的中转地。
比如毗邻东南亚国家的云南、广西,边境口岸较多、交通便利的广东、福建等,是“两卡”被邮寄或者被携带出境的重点地区,也会严加整治。
重点行业也包括两个地方:
一是金融行业,主要包括各银行网点、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多单位为了业绩放松开户限制,成为开卡团伙心中的“圣地”。
二是通讯行业,既包括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也包括他们的代理渠道、线上销售渠道等。
惩戒谁?惩戒、曝光的是“两卡”违法失信人员或者单位。
打击、整治肯定会采取一系列刑事、行政乃至民事手段,追究违法犯罪嫌疑人或者单位的责任,甚至要求其赔偿相关损失,但是对于危害程度较轻、尚构不成违法犯罪的人该怎么办呢?就是要“惩戒”。
公安部、人民银行已经出台多个文件,对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卡的惩戒措施已经十分完善,只要公安机关认定,就暂停其5年内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开立新账户。
而对于电话卡的惩戒措施,工信部一直没有统一的规定,目前四川、湖南、福建等地都做了一些探索,但还不够完善,估计本次会议后会有重大推进。
总之,二弟觉得,通过打击、整治、惩戒的措施,从顶层设计上规划了一套针对“两卡”违法犯罪团伙的刑事、行政、民事、惩戒处理体系,解决了各地处理“两卡”问题上遇到的一些难题,一定会扭转当前大量“两卡”被用于犯罪的局面。
4
“断卡”行动实施后,
对骗子和黑灰产业会造成哪些影响?
会议明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宣传发动,确保“断卡”行动取得实效”。估计这几天,各地都正在研究会议精神,出台本地的实施方案,最起码,肯定都会争先恐后先开展一轮行动,打出自己的声威,那么,这将会对骗子和黑灰产业造成哪些影响呢?二弟作出以下猜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