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诱人的吸金制度狂赚模式和赤裸裸的理论数字,就问你有没有心动?如果你真的心动了,那么我规劝你要慎重,原因很简单就是它们这种吸金制度狂赚模式风险极大。
如何界定传销行为,在此普及下传销的特征 在《禁止传销条例》中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1
入门费
是否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2
拉人头
是否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
3
团队计酬
是否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可见某种行为是不是传销,并非是通过是否有产品、产品的售价高低或者产品质量的好坏来辨别,更不是有的网友所讲的通过赚不赚钱,或者参与者的多寡等认为定义的特征去分辨传销。而是根据是否涉及交纳入门费、是否涉及拉人头、是否涉及团队计酬这三个特征。
那么代理“颜驰”需要怎么做呢?
第一步是不是需要缴纳代理费获取代理资格(最低的600盒即175800元)成为分公司级别,
第二步成为分公司代理后就获得了发展同级和下级代理的资格
第三步当自己发展到一个分公司代理时,自己可拿直接推荐奖20元/盒,自己推荐的分公司再发展一个分公司级别时,推荐人就拿每盒20元的直接推荐招商奖励,自己就拿每盒20元的间接招商奖励。
所以“颜驰”的多层级代理的狂赚吸金模式,符不符合传销的三个条件就一目了然。不论微商品牌外表包装的多么华丽,宣传的多么冠冕堂皇,但只要你记住传销的三个特征就能分辨出来。
最后,我们也要理解做微商并非是在搞传销,但有人会接微商的名义搞传销。尤其是那些打着产品的幌子脱离销售的实质,以卖代理、卖发财机会的名义招代理的不一定是传销,但一定是个陷阱!
微商代理的苦,你永远不会懂
打着微商幌子搞传销的模式出现,多是以创业招募合伙为名,许多大众对其本质都不是很了解,往往以为这是一种新鲜的创业模式,所以纷纷涌入风口,殊不知原来是自投罗网。即便是加入了微商传销中,也没你想的那么赚钱,他们的苦你是不知道。。。
真正赚钱的不是靠零售,而是靠发展下级代理!有人说一名成功的微商首要任务不是推销产品,而是维持一个光鲜的朋友圈,从而吸引更多的下线。有的人每天要进行数小时的朋友圈广告式轰炸,多台手机和十几个微信号几乎就是她们的全部生活,但在朋友圈里,却塑造出一副悠闲、富裕,每天享受着奢侈品和美食,在世界各地旅游的虚假现象。他们正是利用别人对这种生活的渴望,驱使代理们心甘情愿地加入团队,而每招到一名代理,她的收入就会增加一份,她的上级则可以拿到更多。
同时除了靠卖代理资格获取利益外,微商品牌有的是办法从代理身上赚钱。例如,很多品牌主每年都会组织旗下的高级代理出国旅行,住五星级酒店、包游艇乃至水上飞机,美名其曰“福利”或“团队建设”,实际上就是对代理们的一次收割。代理商想参加旅行,要么买几万元的货,要么直接交旅费跟团;在旅途中,品牌方还会想法设法刺激代理商补货。品牌方安排这样一次“福利旅游”,不但不花钱,还能赚到回款。
品牌发布会也是收割代理的良机。品牌方会不定期的推出新品发布会,甚至聘请成功学导师正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在自尊心和财富神话的双重刺激下,小代理们纷纷慷慨解囊,品牌方则赚的盆满钵满。
总归这类传销遍布陷阱,你是想通过成为代理赚到钱,殊不知公司却是靠卖代理(机会)从而赚代理费挣钱。公司将所有的风险全部转嫁到代理身上。货物均积压在各大代理手中,代理商通过层层发展“下线”赚取差价,如果没有代理接盘,货物就还有靠自己内销!目前绝大部分微商品牌80%的货得由代理内部消化,能卖给终端消费者的最多20%,在这种击鼓传花式的游戏中,很多人找不到接盘人时才大梦初醒,但那时错已铸成、悔之晚矣!
小编有话说
“要想真正理解“微商”,你要先明白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