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四、洗脑的诱因:我们通常用“洗脑”来说明传销组织对成员的影响.所谓“洗脑”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动地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思想、判断标准、逻辑关系、价值取向等,之后或者保持空白或者被迫接受新的思想、判断标准、逻辑关系、价值取向等.人的大脑结构非常复杂,如果用外在的环境来影响就能够完全“洗掉”人的前期所有一切,重新构建另一种认知,在大脑的生理结构没被破坏的情况下简直是不可能的,传销者原先的知识体系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认知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3 从心理的角度解析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动因
以上认知的误区不能解释大学生参与传销现象的实质,只有在心理上去寻求原因才是最根本的方法,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则能准确说明大学生为什么会那么心甘情愿地加入传销组织.
3.1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的条件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就是在犯罪事件中,受害人对罪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不仅不会憎恨罪犯,而且还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罪犯逃脱法律的制裁或者帮助罪犯去迫害他人,有的女性甚至爱上罪犯.
这起源于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件银行抢劫案.1973 年8 月23 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企图从银行抢劫失败后,绑架了银行的四名工作人员.两名歹徒十分凶狠,人质随时可能丧命,因为以前曾发生过的银行抢劫案中那些人质也大多凶多吉少.歹徒把他们带到一个废弃的工厂里.很快警方找到了歹徒的藏身之所,歹徒拒绝缴械投降,并且放了两声空枪,但更加使又累又饿的人质感到脆弱和敏感,有一名女人质还哭了,但有一名歹徒安慰他们,随后还给人质食物和水.经过大约6 天的谈判,两名歹徒同意释放人质,但是警方必须让开一条逃生的路,就在歹徒推着这四名人质走出来时,警方把他们团团围住,结果,令人惊奇的是,这四名人质一致掩护着歹徒逃跑.警察把枪口对准准备逃跑的歹徒时,被绑架的女人质冲上去挡在这名歹徒的前面.但最后两名歹徒还是被抓住了.在随后的案件审理时,这四名人质———受害者不仅拒绝出庭作证,而且还处处维护罪犯.之后在罪犯服刑期间,这名被绑架的女人质还嫁给了其中的一名歹徒.
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对这种“人质爱上绑架犯”的奇特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心理学上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表明任何人只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都有可能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首先受害人的生命受到威胁,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其次罪犯给予受害人一定的小恩小惠,关怀、给予食物和水等,这是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最关键的因素;再次受害人被完全隔离,与外界失去联系;最后受害人处于一种绝望状态,除了服从,无路可走.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常常会发生.例如发生在美国著名的卡门罗事件,卡门罗囚禁了卡罗并用各种办法折磨她,后来发现爱上了卡罗,并不再折磨她,最后卡门罗的妻子放走了她,但逃走的卡罗并没有控诉卡门罗. 另外,1974 年美国的报业大王赫斯特的孙女被“共生解放军”绑架过,最后他的孙女嫁给了她的绑架者,并且加入了这个组织,最后在抢劫一家银行时被捕. 因此,“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种心理上的病症,是从人类最本质意识上的强迫开始,引导人行为观念的改变,从而摈弃了已有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2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与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
表现的一致性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陷入传销的过程与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竟然是那么的吻合.很显然,所有人在进入传销之初都有抗拒行为,但是为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仅没有反抗行为,而且还主动参与,成为一名传销者呢?下面我们来一步步解析一下过程.首先,一进入传销,立马收走所有身份证、手机等等,并且有专门的人前前后后跟着,一有反抗,立刻会进行殴打;其次,给予足够的关怀和温暖,把所有恶事神圣化,增强集体归属感,瓦解个人意志,被同化;再次被隔离起来,都是在封闭的房间里活动,不允许单独出外活动;最后处于一种无助状态,集体的狂热失去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除了顺从地参与活动,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因此,这种一致性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为什么会陷入传销而无法自拔,是因为传销者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一心理疾病才是他们“爱上”传销的最根本的原因,从而帮助传销组织者进行行骗,使组织者得到暴富的目的.人性所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与加害人共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感,这是受害人自卫的本能,容易产生“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特别是在情感上有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更容易患上此种病症.
4 大学生就业中反传销的心理学策略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完全可以解释大学生陷入传销活动的原因,了解了“恐惧—害怕—同情—帮助”这种陷入传销的整个心理过程的变化,把握陷入传销最本质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解决或破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的土壤或条件,从心理上让大学生们去抗拒传销活动,从而回归正途.
4.1 加大宣传,了解其危害性.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标语、讲座等各种途径,宣传传销危害性,让大学生了解传销的实质,从意识上先入为主,在潜意识中植入危害性,从源头杜绝参与的各种可能性.
4.2 注重反思,培养独立精神.依赖性强,喜欢盲从是很多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每天都要进行反思:今天做了哪些事?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该怎样改正?等等.这也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便于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
4.3 脚踏实地,尝试多种工作.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磨练意志.要始终相信“一份汗水,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要做不劳而获的人,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多参加专业实习和多尝试几种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4 积极心态,锻炼直面错误的能力.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在错误中要能吸取教训,从而改正错误.要锻炼自己去伪存真,是非判断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艰难险阻,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轻易屈从现实,免受集体狂热的影响,避免从众效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