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欢迎访问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解救传销受害者亲友请收听《清扬说传销》音频节目, 风清扬反洗脑系统同步喜马拉雅电台APP
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 logo 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 logo

《心理科》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分析

来源:未知责任编辑:风清扬反传销2020-09-15 22:33

《心理科》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分

 

编辑搜图

 

  近年来很多大学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参加了非法传销活动,有逐年上升趋势,对社会、家庭和学校

编辑搜图

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会陷入传销无法自拔?笔者就试着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解读大学生在就业中陷入传销的现象,为更深入地认知和根治传销活动打下基础.

 

 

 

《心理科》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科》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科》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分析

​ 1 大学生陷入传销现象以及危害性

 

  什么是传销呢?根据国务院2005 年8 月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陷入传销现象频频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例如:2014 年陕西西安市在一次专项行动中抓获400 余名传销人员,清理多处传销窝点.后经警方调查发现,其中约有四成为大学生.开封警方捣毁一个传销窝点,教育并驱散了11 名传销人员,而这11 名传销人员清一色均是外地大学生.据有关部门估计,参与传销的群众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占30%,其中在校大学生又占5%.又例如:发生在重庆市的“欧丽曼”非法传销案涉及全国13 所高校约200 名大学生,据统计,传销人员中80%是在校或刚毕业大学生,有的甚至具有研究生学历.各省基本上都有一些传销窝点,范围广,涉及的大学生人数多,就是因为大多数成员都具有自愿性质,窝点的流动性较强,管理上有难度,所以通常难以彻底根除或解散.

 

  日益猖獗的传销活动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的打击,就像一个社会的毒瘤,牵挂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这种危害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在经济学意义上,它动摇市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传销主要是以欺骗为手段,而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合作都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传销活动把市场经济引向一条不归路,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第二在社会学意义上,它动摇了社会的稳定. 传销一般都是欺骗自己的朋友、亲友或同学,甚至是自己的妻儿,这些人在社会关系网上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一旦参与了,家庭就会面临着瓦解,妻离子散、众叛亲离现象常常会发生在传销者身上.第三在心理学意义上,它破坏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传销活动中,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把别人陷入苦海说成是一种拯救,去除了人的个性化,集体狂热使他们完全脱离了道德和法制约束,歪曲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这种扭曲的心理状态使之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身心健康很难恢复,影响终身.

 

  2 大学生陷入传销现象认知的误区

 

  为什么大学生会陷入传销现象?很多专家和老师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笔者认为,这些解读还没有真正触及陷进传销的本质,不能解析其发生的必然性.

 

  误区一、培训内容方法吸引:我们通常会认为传销培训内容很精彩,很丰富,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毅然决然地参与呢?例如:罗树林老师选取传销谎言为研究对象,从信息语言学角度阐释这类语言的性质、特点、功能和作用,结论是:传销谎言本质上是一种假信息,但同时又有高度仿真的特点,它具有诱导和控制功能,同时又有极强的破坏作用.事实上,这种培训讲课只是一种语言上的影响作用,能够煽起一时的激情,要想长期地保持作用,颠覆已有的价值观,就是内容方法上再独特、新颖也是做不到的.

 

  误区二、功利主义吸引:很多人也认为,之所以误入传销,是因为被利益所诱惑,例如,北海的“1040 工程”:鼓吹投资3800 元,可回报380 万元,它有一个更大的陷阱,就是多投资多回报,鼓吹可得到上千万元的回报,导致更多的人梦断传销、倾家荡产. 实际上稍有常识的人也会理解这种骗局,更可况是有一定自我判断能力的大学生们呢?他们刚刚进入社会或在校的大学生们还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些高额的入会费等就是一道障碍.

 

  误区三、生活方式吸引:传销团伙成员都是集中生活方式,目标一致,整个传销组织就是一个狂热的团体.让新加入者感觉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想帮助,直到被同化,成为坚定的信徒.另外还采用各种手段使新加入者有集体的归属感,有家的感觉.只要加入,其手机、身份证等被“家长”集中收走、集中居住,一起吃饭,不许私自外出.这种集中的生活方式会使缺乏家庭和集体温暖的人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会感觉到生活的充实,这里面有“相互关爱”的成分在,但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集体生活方式让人如此留念,打都打不散、无法离开的地步?学校和部队都是集体生活比较明显的例子.


你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


反传销主页

十年反传销
风清扬足迹

电话微信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3733876940
短信平台
18503855251
电子邮件
1038911163@qq.com

关注我们
二维码

防骗反传销联盟微信

防骗反传销联盟

风清扬反传销微信

风清扬反传销微信

举报传销
维权直销

传销组织骗术
骗局曝光平台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