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维权者,不知其中公关战里发生的旁门左道,把所有的帐一并计入直销企业的账本,又进一步刺激了维权群体的战斗力,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越战越勇”,放弃对媒体的诉求转而自己开始转战自媒体,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
这种来自于基层的朴素的正义感,发动了一批有一批维权者抱团,而后在不断交流中“研发”出各种维权路线,上访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性心理转变
狂妄自大的中脉,不相信那些有干货的自媒体其本身具有的“朴素的正义感”。中脉抓住一两个真实的敲诈勒索,对监管方解释“你看,这些人都是想敲诈我们企业的,我们是无辜的”。
监管方一脸懵逼,看着证据无话可说,
于是也被误导,而且被整体性的误导多年!
“维权成功”的中脉,终于发现锅还可以这么甩,甩锅三板斧变成了十八般武艺,越来越狂妄自大。狂妄者的眼中,一切写负面的人都是“敲诈勒索者”,无视所有维权者的诉求。
这是甩锅大法第二次全面升级。
这场桌面下的暗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总要有人说明白这个盘根错节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很简单的问题,在各种渠道中来回碰撞放大,发酵出了复杂的社会心理,喧嚣淹没了本质........
从中脉的原始股传销来看
前面所述的问题,一个个展开,从与传销直销无关的产品问题,到涉嫌传销的问题,以及媒体自媒体的问题,都是水面现象,而中脉原始股的问题,却一直夹杂在各种问题之中,一直被稀释。
原始股传销,一直是无可争议的拉人头传销行为,这与直销经销商涉传的本质完全是两个强度,经销商涉传往往因为夹杂在产品销售行为之中,取证定性有太多限制,但原始股传销却是铁板钉钉。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赤裸裸的问题,总是没有人好好做文章,连中脉股票代码和股价这些基本信息都没什么有力的披露,一方面说明中脉低调的自我保护和公关的有效性,一方面说明维权者对自己诉求的表达都有问题,更严重的是媒体监督的缺失。
原始股疑云
中脉关于原始股的报道多年以来不绝于耳,是如何躲开法律和监管的?
大量的表面性报道很多,我不去撕扯,我只推理一个问题,报道原始股传销的媒体,只怕也被中脉以甩锅大法摆平,但还是有个最广为流传的一个新闻扩散开来,这个报道的记者很勇敢,但还是缺了点东西。
11000条相关搜索,转载转发不计其数,而中脉的狂妄在这个原始股传销报道中体现的非常充分。
这个问题里面,奇葩的不是原始股传销本身,而是中脉确实把原始股捯饬到了上市的程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资传销的表面问题。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进而发生的问题,又掩盖了原始股传销,甩锅大法第三次大升级。
维权群体的心理转变
原始股初期:
原始股不兑现,不签字,维权当然会出现,二期演变为媒体跟进,三期演变为群体维权上访,社会矛盾急速上升:
诉求通道不通畅,维权诉求就会转移到媒体诉求,媒体报道被甩锅化解,维权者就会付诸行动,一波又一波的抱团上访,把监管方搞的团团转。
中脉的甩锅大法显然要比权健高明很多,至今稳如泰山,任他雨打风吹,我自巍然不动。
第三代甩锅手法背后,复杂的心理博弈
首先,中脉甩锅就肯定会利用法律漏洞,从原始股传销变成真正的原始股上市,问题的表面就发生了第一次变化;
原始股传销本来就是个纯集资的手法,多用于传销诈骗之中,但中脉确实上市成功,不管他上到了那一步,这个问题在表面上被化解了,所以从结果上很难称之为传销。
这个看似不合逻辑的结论的前提是:若没有上市,维权诉求就会直指原始股传销。
上市成功,维权诉求从传销质疑变成了兑现期权,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基本心理:维权者的心理必然是先关心自己的损失,其次在乎是不是传销,这是其本身的欲望诉求。
矛盾成功转移,甩锅手法升级,中脉的虚晃一枪,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成功的将矛盾从传销转移了出来。
而上市又是在国外,期权问题复杂化了,既然不是国内上市,自然无法用国内法律来处理相关问题。
在国外上市,维权者们也没有想到国外去解决问题,按美国海外公司法和复杂的股市条款来说,应该是很容易被美方调查的,我们的维权者一无所知,我们的媒体没有一个去深究问题,没有解决问题本质的冲动和能力。
(美帝卧底、汉奸走狗的帽子,在这个时候很容易戴在我头上)
于是,维权者和媒体们,一起把这个问题变成了传销问题,与中脉产品问题、价格虚高问题、身份造假、直销违规问题、门店招商问题、产品夸大宣传问题等等等等,一锅烩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模模糊糊的“中脉传销”问题。
维权者希望拿回自己的钱,起码拿回本金,但围观者和媒体更希望看到的是又一个权健,这三个方面军的心理分叉节点,就在这里埋下了伏笔。
于是,事实和真相,已经无人问津
铁板钉钉的原始股传销,没人关注了。
直销违规在法律层面,绝大多数都是和传销两个字挂钩,传销在社会认知中就是诈骗和拉人头(尽管他是不完整的认知),那么直销维权的社会心理,就会从“找不到抓手,我就说你是传销”,逐渐变成“只要说直销,就是传销”的应激反应。
监管方的应激反应则是,在顺应民意时忙中出错,将产品层面的问题、夸大宣传这些非传销本质的问题,与传销问题并列而且没有解释明白,有时甚至从归于传销问题之下(字面理解),待权健事件发酵之后再解释,已经无力回天。
媒体表述中,中脉问题也颇有类似之处,大家忙着渲染情绪,连铁板钉钉的传销都忘记了,更何况会在乎“直传基本原理的不同、产品层面和营销层面的不同”,我觉得他们也确实不懂。
媒体即便是懂也会为了吸引眼球,极力渲染传销问题来吸引维权者们转发转载,消费维权者已经快变成惯性了。
本质,被稀释,甚至开始被遗忘了!这就是媒体的弱点,因为编辑们认为报道传销所吸引的眼球,远比深挖原始股要来的更为“咪蒙”,点击率、打开率、留言量会全面丰收,媒体自身形象所收获的“正义”更为充沛。
这又产生下一个应急反应:
各种维权诉求混杂其中,缺乏情绪释放管道,社会只能忍,忍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变成火山爆发时,民意绑架法律之后,又是简单的定性传销。
这就导致媒体舆论和社会大众又进一步认为,渲染情绪走媒体路线是有效渠道,这就整体上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恶性循环。
民意绑架之下,反而制约了监管方的腾挪空间,搞不清楚诉求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汹涌的民意绑架了法律,法治变成了媒治和情治。
这一切,与我们的法治中国梦初衷,渐行渐远。
社会心理在其中之复杂,让缺乏专业度的所有人都望而生畏,说到这里,埋怨媒体也有点不太合适了。
社会心理变迁轨迹
- 退货退单制度没有落实,退钱没门,冷静期没有,传销是直销原罪无人科普,当然就嚷嚷维权;
- 维权没有结果就只能找媒体倾诉;
- 媒体搞不清楚本质和衍生,就会闭着眼睛赚取流量,凄惨故事也会被情绪放大;
- 流量有了,社会认知就会进一步下降;
- 黑稿水军顺势而生,咪蒙体进入维权群体,理性认知越来越少,
- 社会认知乱了,民意裹挟之下,监管治理就越来越难;
- 科普难度就难上加难了;
甩锅大法之下的心理变化轨迹
- 维权者说:你的各种问题都证明你是传销
中脉说:拿出证据,
维权者:这是某某经销商的宣称资料和相关证据,
中脉:这是经销商问题,诋毁拿牌直销企业我要告你,
- 维权者无奈,找到媒体后,
媒体:有人举报中脉,我们调查中脉确实有很多问题,
中脉:这是经销商问题,你们诋毁拿牌直销我要告你,
- 媒体撤稿,又不甘心,继续深挖,但尽量回避传销指责,
媒体:我们找到很多中脉的问题,有很多人需要维权,
中脉:我们是拿牌直销企业,你们不懂直销,我给你解释,
基层监管围观中调节矛盾。
- 基层监管化解一部分,直销企业公关稀释一部分,但还有媒体坚持,衍生到自媒体
自媒体:不用讲道理,直销就是传销,中脉肯定是传销,有什么帽子都可以扣上去,最好用的就是传销这顶帽子,绝对没错。
中脉:我告你,你丫个黑稿水军,就会敲诈勒索,
中脉拿到了被敲诈的证据。
- 媒体报道原始股传销
中脉:那是经销商问题,不是企业,
媒体报道企业上市期权不兑现问题,
中脉,沉默
媒体追问中脉,文字力度加大,
中脉又说:我们是直销拿牌企业,小心我告你,
- 执法机关接待举报信息说:没证据,你们没有我就只能问中脉要
中脉:我们澄清,这不是企业问题是经销商问题,中脉是拿牌企业,
执法机关再次强调要证据,
中脉:我们也没有啊,
媒体此时围观、多数会沉默,而自媒体开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