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欢迎访问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解救传销受害者亲友请收听《清扬说传销》音频节目, 风清扬反洗脑系统同步喜马拉雅电台APP
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 logo 反传销网 反传销研究所 风清扬反传销十年专业经验 logo

克缇被工商行政约谈 直销“两大难”再入舆论视野

来源:克缇传销责任编辑:克缇传销2019-09-02 23:45

近日,一则克缇(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缇公司)江苏分公司被江苏省工商局、南京市工商局共同行政约谈的新闻被爆出,直销界被质疑的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两大难”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这两大与消费者密切相关难题是:经销商“销售误导”、消费者“退换货难”。

直销行业“两大难”由来已久

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施行后,我国直销市场快速、稳步发展,目前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达82家,于2016年创造了近2000亿元的业绩。但是,与直销行业强劲发展势头相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直销行业在公众眼中的品牌形象欠佳,加之非法传销借助直销名义行骗,部分直销企业本身存在变相收取“入门费”、多层次直销涉嫌违规、违规跨区域从事直销活动、涉嫌夸大产品功效等行为,也导致直销行业的品牌形象长期偏低。

早在2013年,直销界被质疑的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两大难”问题就引发了公众关注。据《2013年中国直销行业形象调查报告》指出,经销商“销售误导”、消费者“退换货难”是消费者面对直销企业时的主要难题。同时,因多数直销企业赋予直销员大量服务职能,淡化了企业售后服务职能,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直销员过度热情,出现退换货或其他售后问题时,直销员则推脱甚至引发纠纷。

在本次克缇被两级工商行政约谈中,媒体披露的主要约谈内容是:江苏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南京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负责人分别对克缇公司的消费者群体投诉事件表示高度关注,要求克缇公司严格依照《直销管理条例》中有关退、换货的规定,以及公司对消费者的承诺,妥善处理好消费者的诉求。同时,两级工商部门均表示将加强对克缇公司的日常监管,明确要求该公司严格加强和规范对经销商的监管,杜绝一切形式的假借直销名义,拉拢从业人员从事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活动。

由此不难发现,克缇本次被工商行政约谈的内容,依旧是早年就倍受诟病的“两大难”。

克缇的使用者曾公布使用产品出现过敏的照片(来自直销头条网)

对于“两大难”国家是如何规定的?据《直销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

第二十五条则对消费者退换货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直销企业应当建立并实行完善的换货和退货制度。

消费者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或者推销产品的直销员办理换货和退货;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和直销员应当自消费者提出换货或者退货要求之日起7日内,按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换货和退货。

直销员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或者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办理换货和退货;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应当自直销员提出换货或者退货要求之日起7日内,按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换货和退货。

不属于前两款规定情形,消费者、直销员要求换货和退货的,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和直销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办理换货和退货。

第二十六条规定:直销企业与直销员、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与消费者因换货或者退货发生纠纷的,由前者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七条规定:直销企业对其直销员的直销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能够证明直销员的直销行为与本企业无关的除外。

直销企业被约谈屡有发生

本次克缇被工商行政约谈,对于直销行业来说并非首次。2012年,有8家直销企业被扬州工商局直销监管约谈,完美、玫琳凯、三生、无限极、中脉、康力等均在列。2014年,河南南阳市工商局约谈13家直销企业。2015年,浙江永康市场监管局约谈18家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经销商)……最受公众关注的是,2014年人民日报报道了直销企业如新集团存在非法传销行为后,工商部门对如新集团及相关当事人作出处罚,国家商务部对如新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约谈,要求如新积极配合调查,同时认真开展企业自查。约谈的规格和问题的严重性无疑成正比,如新集团被约谈的规格之高也是直销行业迄今都令人咋舌的。

直销企业最大的触雷无疑是涉嫌传销。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受损害的则是直销企业夸大产品功效的“虚假宣传”。因此,直销企业的虚假宣传行为也是舆论媒体追逐关注的热点:水杯可以将普通水变为健康水;治疗仪碰到身体的疼痛部位就不疼了;内衣可让女性恢复生育能力;权健鞋垫可“矫正脊柱”;宝健净水器涉嫌虚假宣传小分子易吸收;中脉科技的一套床垫可买到上万元……以保健品、护肤品等6类产品为主打的直销产品,其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现象频发,自然使直销行业面临信任危机。同时,直企经销商、消费者维权事件尤其令人侧目,甚至出现会员及群体挂条幅、游行等。去年,三株集团经销商爆出维权被打,天津铸源集团总裁被员工拉条幅喊“滚出公司”。如此多的维权事件体现了直销企业危机公关事务薄弱且不成熟,片面追求业绩,不重视消费导向和宣传机制的建立。

公众对直销的负面看法统计(据央广网)

据悉,仅在2016年直销企业就爆出众多舆论媒体关注的问题。7月,人民网题为《败诉官司后的绝症女孩,谁再替权健作虚假宣传?》的文章,报道身患恶性肿瘤的四岁幼女小周洋,在大医院手术化疗后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后被引荐开始服用权健公司的药品。最后孩子病情恶化不幸离世。诡异的是,网上却出现大量配着患儿及其父母、权健负责人的合影,称孩子被治愈。10月,国家中药管理局通报了权健虚假违法中医广告一事。

媒体还报道,消费者牛女士使用太阳神公司经销的镇痛灸产品后出现皮肤过敏、神经损伤后遗症等症状,从而起诉至法院。法院一审判决太阳神公司等三名被告向牛女士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不过太阳神不承认经销商身份,认为自己不是当事人,不存在过错,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最终,宁夏自治区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驳回太阳神公司上诉,维持一审判决。同样是在去年,嘉康利因违规直销被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处罚,没收销售收入1984677元,罚款50万元。据悉,当事人召开全民健身万里行会议,夸大介绍产品功效:“糖尿病也好了吧,癌症也好了吧,牛皮癣也好了吧。我们的维唯思有一个神奇的功效,它能够保护和修复我们已经受损的DNA,这是人类的奇迹”等。去年9月天府早报报道,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涉嫌销售未经许可生产的产品,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其进行了依法查处,并给予行政处罚。去年11月,绿之韵产品在山西涉嫌卷入传销,被《人民日报》点名曝光。报道称,绿之韵虽拥有合法直销牌照却不按规行事,产品也涉嫌卷入传销。报道刊发后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工商总局立即约谈了绿之韵公司主要负责人。

克缇因多次违规,其广东分公司去年被广州工商局责令关门。去年8月,还有媒体接到多次举报,举报者称是克缇(中国)河南总经销的会员,介绍会员不仅能免费使用产品,就连拉人进来都能赚钱。可是在不断给公司投钱的同时,却没有见到任何收益。此前,克缇还被爆出消费者退换货维权无果的问题,克缇则发布声明,称是经销商的个人行为。但是,本次被工商行政约谈,则证明了事件的真实性。

被约谈是先“柔”后刚的节奏

约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通常是行政机关通过对相关对象约谈沟通、政策法规讲解、分析点评等,指出被约谈对象在实际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的“准具体行政”行为。约谈制度始于2007年,最早被国土部门所使用,针对当时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较高的情况,国土部把问题严重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约请到北京分析原因,商讨解决办法。随后,行政约谈作为一种“柔性执法”方式被广泛运用。专家认为,约谈制度的出现和发展,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诉求。其属于“柔性执法”范畴,是独立的新型行政行为,具有成本效率、民主平衡、法治理念三方面的价值功能。

引人注目的是,2015年10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消协组织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办法(试行)》。这是关于消费维权约谈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

关于消费维权约谈,办法列举了8种情形:

(一)引发群体性投诉或者有潜在群体投诉风险的;


你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

克缇

克缇隶属于克缇(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下的一个品牌,是克缇(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在2016年2月4日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号为19083267,国际分类为14,主要包含装饰品(首饰)、贵重金属盒、宝石等商品 ……

张旭辉上任九个月就下课 克缇直销残局谁来收?

直销行业网讯近日,直销行业网接到知情人士爆料称,上周,克缇(中国)总经理张旭辉离职,而距其任职仅9个月。 总经理离职,克缇高管却不知情 针对张旭辉离开克缇一事,直销行业网第一时间致电克缇公司副总裁王玉霞女士,她表示现在在国外休假,对于总经理离……

克缇产品质量陷争议:面膜使用过敏 计酬方式或涉传销

在孟非加盟克缇的传言被克缇官方否认之后,其营销模式和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关注。 一直走中高端路线的直销企业克缇,却因消费者使用其产品期间过敏,差点毁容,产品质量受到质疑。《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很多人称用了面膜过敏。 有业内人士告诉……

克缇产品质量陷争议,计酬方式或涉传销

直销头条网讯 在孟非加盟克缇的传言被克缇官方否认之后,其营销模式和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关注。 一直走中高端路线的直销企业克缇,却因消费者使用其产品期间过敏,差点毁容,产品质量受到质疑。《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很多人称用了面膜过敏。 克……

传销人员借款3万元买克缇化妆品 拒不还钱法院判赔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2日讯(记者 马先震 李荣) 中国裁判文书网本月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2015年9月,郝某先后两次向刘某出具共计33000元的借据,用于购买克缇化妆品,但郝某主张刘某并未向其交付涉案款项,借条与欠条均是在刘某谎称为其垫付款项购买产……

反传销主页

十年反传销
风清扬足迹

电话微信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3733876940
短信平台
18503855251
电子邮件
1038911163@qq.com

关注我们
二维码

防骗反传销联盟微信

防骗反传销联盟

风清扬反传销微信

风清扬反传销微信

举报传销
维权直销

传销组织骗术
骗局曝光平台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