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大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近来麻烦不断。9月26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下称韩食药处)称爱茉莉太平洋旗下11款牙膏被检出含有加湿剂有害成分,下令召回并暂停销售该产品。虽然事后韩食药处强调被召回的产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这一说法并没有赢得韩国消费者的信任,爱茉莉太平洋仍难逃一责,被消费者索赔3.15亿韩元。爱茉莉毒牙膏事件
雪上加霜的是,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日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品牌“爱丽小屋”与ARITAUM的眼影产品因违反相关条例,在未得到成品合格判定前发货,其生产企业被勒令停止制造业务。爱茉莉毒牙膏事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爱茉莉太平洋公司近日深受“牙膏”问题困扰,韩食药处的处分使本已形象受损的爱茉莉太平洋公司再次遭受重创。对于押宝中国市场的爱茉莉太平洋来说,品牌力不足是爱茉莉太平洋目前最大的掣肘,遭遇质量问题将为其押宝中国市场蒙上一层阴影。针对毒牙膏以及中国市场发展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给爱茉莉太平洋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回应。
旗下多品牌遭停业处分
据韩国媒体9月30日报道,韩食药处称,爱茉莉旗下品牌“爱丽小屋”与ARITAUM的眼影产品违反了制造管理准则发货管理相关条例。
韩食药处表示,相应产品违反了制造管理准则发货管理相关条例,在没有得到成品合格判定之前就已发货。截至11月28日,该产品的生产企业COSON被勒令停止制造业务。尽管出现问题的产品均不是由爱茉莉太平洋公司直接生产,但有声音指出爱茉莉太平洋公司应该对旗下品牌化妆品的生产流通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
就在9月26日,韩食药处宣称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麦迪安VITAL维他命E牙膏”“松盐牙膏”等11种牙膏产品中检测出CMIT、MIT成分。据调查显示,韩国国内因含有不良成分——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CMIT/MIT)的加湿器杀菌剂,使用者纷纷出现特发性肺纤维化,引发一系列呼吸问题。让外界意外的是,加湿器杀菌剂中含有的CMIT、MIT成分竟出现在牙膏里面。
在韩国国内加湿器杀菌剂事件曝光没过多久的情况下,对于9月26日曝光的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牙膏也含有CMIT、MIT成分,引发韩国消费者的剧烈反应。
据悉,“麦迪安”牙膏是韩国人最常用的牙膏品牌,在市场占有率近25%。10月5日,315名购买了爱茉莉太平洋“毒牙膏”的消费者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爱茉莉太平洋和原料供应公司支付人均100万韩元,共3.1500亿韩元的损害赔偿金。爱茉莉毒牙膏事件
对此,爱茉莉太平洋方面表示,“并不是产品的功效等出现问题,只是认证程序上有了一些偏差。”原本爱茉莉太平洋公司就正深受“牙膏”问题的困扰,目前仍在对含有加湿器杀菌剂成分的产品进行回收。如今韩食药处的处分使本已形象受损的爱茉莉太平洋公司再次遭受重创。
记者从天猫国际爱茉莉官方海外旗舰店上了解到,麦迪安牙膏以及松盐牙膏仍在对外正常出售。目前在中国也未出现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对问题牙膏产品的相关措施和通告。另据媒体报道,截至11月24日,“悦诗风吟”济州熔岩海水系列爽肤水的广告被禁止播出,同时销售也需暂时停止。对于持续发力的爱茉莉太平洋公司而言,产品质量问题频出无疑给企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中国市场拓展蒙阴影
目前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生产的化妆品项目多达4000多种,经营内容包括化妆品、保健食品、医药品、电子等,爱茉莉化妆品旗下有很多子品牌,如众所皆知的雪花秀、兰芝、艾诺伯、赫拉、伊蒂之屋等,还有牙膏、洗发水等。
公开数据显示,爱茉莉太平洋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0%。据爱茉莉太平洋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加27.1%,为309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36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加21.7%,为1.7197万亿韩元;本期净利润同比增加33.1%,为2467亿韩元。得力于雪花秀、兰芝、悦诗风吟等主要品牌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海外销量攀升46%,为4173亿韩元。
近年来,一些外资日化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增长疲软,但近几年在韩流带动下,爱茉莉太平洋在华销售业绩却增长迅速。去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收入4.77万亿韩元,同比上涨23%。其中,韩国本土市场年收入上涨17%,以中国为主的海外市场年收入上涨44.4%。
“作为韩国代表品牌爱茉莉太平洋的整体表现可圈可点,对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是其被迫之举,在本土市场上爱茉莉太平洋已经遇到发展瓶颈,而中国市场也是内外资日化巨头最为重视的市场,爱茉莉太平洋自然不会甘落人后,不过去年以来韩流有降温趋势。”日化专家陈海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