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社务委员董南,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黄德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从左到右)共同按下启动键,宣布项目启动。
据悉,在中国健康界影响甚广的公众营养健康宣教项目“营养中国行”即将再次起航。7月起,“2014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将走入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辽宁、河南等10个省市,集中关注慢性疾病、青少年健康、白领健康、体重管理、植物营养素等五大方向,通过与当地营养专家及媒体、居民互动,带来全媒体营养传播的科学盛宴。
新媒体联合“百人会” 实现全方位立体化传播
“第二届中国营养传播大会暨2014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启动会”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环球时报社、生命时报社主办,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提供支持。在启动会上,来自政府、学界、媒体和企业的代表对于当前营养传播现状进行了热烈探讨—2014年,为增加活动立体传播的效果,主办方在依托传统媒体品牌进行传播的基础上,将结合多种新媒体手段,在参与形式、参与人群方面进行了调整,增加互动性和实用性,建立起全媒体传播线。
据了解,“营养中国行·2014营养好微博大赛”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分为面向普通大众和面向专业人员两条线开展。面向普通大众的部分会带领网友晒美食,聊营养;而面向专业人员的部分将结合营养行活动讨论特定的营养话题,征选优秀作品,最后评出大奖。而由营养专家、相关机构代表、资深媒体人组成的“中国营养健康传播百人会”微信群让专家、政府、媒体三方有了一个可以随时分享观点、讨论营养传播的平台。
“营养中国”微站是在今年大热的微信平台基础上搭建的融合营养素基础知识、趣味小测试、孕期营养、特殊人群营养等大众关心健康问题的知识库。“营养中国”微站将把权威、靠谱、全面、及时的营养信息送到大众“手中”。“营养大讲堂”则延续去年权威、生动、接地气的特色,并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百姓健康频道合作,推出精心制作的系列视频节目,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以方便大众更有效地学习营养知识。
“老大难”和新问题
调查显示国人营养困惑
公众的营养误区在哪里,需要哪些方面的营养指导?2014年“中国公众营养素养网络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在营养健康认知上仍存在不少“老大难”和“新问题”。
老问题依然凸显。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一年半后,网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了解依然非常少:知道实施的比例仅占5.5%,仅有24.5%的能理解NRV(“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简称),购买食品者从不关注、偶尔关注及每次都关注营养标签的比例分别为20.9%、52.9%及26.2%。
同时,居民获得营养相关知识的途径也呈现多元化,表现出一些“新问题”。而在甄别获得的营养知识真伪上,约49.7%的人群依靠自身营养知识判断,其次分别为媒体可信度、报道中是否标明信息来源、向专家或专业机构求证、报道中是否有产品的推销。而防治疾病、改善体质及控制体重是人群中关注营养及健康膳食的主要原因;此外,补充营养素、改善皮肤及改善发质也是人们关注营养健康知识的原因。
全媒体时代营养传播更要规范
在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而随着新媒体的纵向深入,新媒体平台下的信息同质化、飞沫化等特性严重干扰了科学正确的健康知识传播的效率。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在全媒体时代,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传销网,保证营养传播的高效、快速、准确,需要多层面、多角度的优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媒体的宣传、专家的权威和公众的传播,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监管和自律。”
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表示,传播营养健康知识是保健品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支持公众营养健康教育,提升公众的营养健康素养,引导公众在实现膳食平衡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看待和使用膳食补充剂,是实现国家、公众、行业和企业多方共赢之举。多年来,安利纽崔莱举办了一系列公众营养健康宣传教育项目,比如纽崔莱健康跑、纽崔莱“动力新干线”健康快车、多彩膳食宣传、营养早餐宣传等专项活动,为健康信息的传播和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