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阳光让人感觉温暖,2岁半的洁儿站在空地上,看着眼前的滑板车不知所措,妈妈在旁边大声说道:“宝宝,滑一下!”但小女孩似乎没有听清,直到妈妈把她抱上了滑板车,她才晓得妈妈的意思。洁儿是个活泼的女孩,只是听不清妈妈的声音。 10多公里外的宋宋正在士多店里睡午觉。士多店在马路边上,车水马龙,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店内的宋宋睡得很安稳,不是因为她习惯了,而是因为她听不见。她的世界里,一片安静。 宋宋与洁儿年龄相仿,命运相似,她们都是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从出生就听不清这个世界的声音。医生说,只有植入人工耳蜗才能根治,而且最好在5岁前接受手术,否则有可能失去语言沟通能力。但一个人工耳蜗要价近20万元,这两个家庭能够拿出这笔钱吗? 幸运的是,爱心企业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发起了“天使听见爱”的公益项目,资助贫困的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上周,这两个家庭看到我们关于“天使听见爱”公益项目征集听障儿童的资讯后,他们马上联系了项目负责人。他们的盼望,将迎来希望。 父亲的艰难选择 宋宋还有个哥哥,大她一岁,也是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妹妹比较严重,即使戴上助听器,也没办法听清。哥哥情况稍好,戴着助听器还能听到声音。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医生说,随着年岁的增长,哥哥也有可能恶化,反传销网,甚至是失聪。 得知一对女儿都是听力障碍时,宋宋爸几乎就要崩溃了,根本不知道要什么办。 最有效的办法是为他们植入人工耳蜗,一个小小的电子装置,能够接收外界声音。但一个人工耳蜗要价就是近20万元,如果2个孩子都要接受手术,这个外来工家庭根本无法承担。 宋宋爸是揭阳人,早年来到佛山打拼,在宋宋出生后,他想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在大沥镇盘下了一间士多店,把妻儿都接到佛山,希望安稳下来。年景好时,士多店每年能挣个六七万元,这也是全家的经济收入。 但儿女的患病打破了宋宋爸的计划,仅是给他们买助听器,就花去了7万多元,是士多店一年的纯收入。更为迫切的是,宋宋已经2岁多了,听不见让她说不出,再不接受手术,很快就错过5岁前的黄金治疗时期。 宋宋爸试过多方筹钱,但算来算去,也许能解决一个孩子的治疗费用。他常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救得了哥哥,就对不起妹妹,救得了妹妹,就对不起哥哥,如果两个都要手术,该怎么办?” 20万,两代人一直在努力 2岁半的洁儿同样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她有点害羞,喜欢粘着妈妈,但有客人来,她会睁大眼睛看着客人。洁儿妈说,她听不清,想通过别人的动作、眼神和表情来理解他们的意思。 洁儿戴着助听器,但对于她的听力而言,无济于事,只有非常沉重的声音,才能引起她的一丝注意。门外开过一辆摩托车,轰隆的声音让客人暂停了交谈,坐在妈妈怀里的洁儿却扭过头去,看着摩托车呼啸而去。 洁儿妈一直希望女儿能够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为了给女儿挣手术费,她又开始工作了,但每月2200块的工资,一转手就成了洁儿在广州进行语言训练的费用。洁儿爸做金属回收技术工,每月能挣近3000元,但要照顾老幼,几乎存不到钱。 最近,年迈的奶奶还要打些零工帮补家用,爷爷的风湿病也经常发作,但一想到孙女,就忍住没去看医生。为了洁儿,全家人都在努力着。 洁儿妈试过申请国家救助项目,但一直没有音讯,20多万的治疗费只能靠自己,一想到这些,她只能叹气。 她们盼来了新希望 幸运的是,经过初步筛选,宋宋和洁儿被选中作为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天使听见爱”项目的公益救助对象,12月将前往北京进行术前检查。如果条件符合,企业将为她们解决人工耳蜗的费用,并在北京完成手术。 据了解,3岁前是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3~5岁效果开始下降,7岁以后基本定型。如果听障儿童不能在5岁前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改善听力,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必定受到影响。康宝莱志愿者说,宋宋和洁儿正处于手术的最佳年龄。 企业伸出援手后,洁儿妈放下了心头大石,最近她开始畅想,女儿手术后,听得见说得出,再过10年、20年,甚至是30年,将会是怎样的美好情景。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