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毒瘤”。近十年以来,在全市各级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各级综治、工商、公安、教育、民政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基层组织的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击传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那么如何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彻底铲除传销滋生的土壤,为朝阳经济社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呢?记者近日专访了市工商局李世国副局长。
记者:您怎样看待和评估目前朝阳的打击传销形势?
李世国:目前,朝阳打击传销可用一句话概括:可防可控,成绩显著,任重道远。经过多年的严厉打击和有效防范,传销活动在我市仍在可控范围内,聚集型、拉人头等传统型传销活动基本消失,全市也未发生因传销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确保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工商部门在防范与打击传销工作中,与综治、公安、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多管齐下,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心前移,群防群控群治,努力营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环境,全市各县(市)区已连续6年实现“无传销县(市、区)”,朝阳市已连续4年实现“无传销市”。但是,全市打击传销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我市周边省、市打击传销力度的不断加大,传销组织和人员随时都有可能从外省、市潜入我市,境内蛰伏的残余传销人员也有可能乘势而起,传销活动极有可能死灰复燃,甚至出现蔓延之势,传销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特别是网络传销,在我市有抬头之势,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应该说,我市打击传销的态度是坚决的,力度是大的,成效也是明显的。
记者:为什么传销活动屡禁不止呢?
李世国:这里边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面对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还有我国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阶段特征,我们认为,在我国传销这种违法现象赖以存在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有相当数量的人员致富观念扭曲,投机心理浓重,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些人很容易走上传销的道路。第二,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短期内难以缓解。第三,传销组织对参与人员实施人身、财务、精神三位一体的控制,使多数人执迷不悟,少数人也难以脱身。第四,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配套的社会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有的基层防控能力还很薄弱,使得传销滋生蔓延。第五,打击传销执法力量以及经费、手段还不足,部门之间的配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还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尚需时间,因此说,传销生存的土壤条件还将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记者:当前传销有哪些新的形式和特点?
李世国:随着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打击传销力度的不断加大,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也不断变换骗人手法和形式,加之网络技术的普及,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的现象日益突出。目前网络传销已成为传销新动向,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纯粹散播传销内容和信息,另一种则是利用网络从事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一些传销组织打着“纯资本运作”、“连锁销售”、“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网络加盟”、“网购平台”、“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幌子,在互联网上建立传销网站,将其作为交纳费用、发展人员、组成人员层级和网络、计提报酬的平台,从事网络传销活动。网络传销具有涉案范围更广、隐蔽性更强、欺骗性更强、跨境从事传销活动现象突出、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等特点。由于传销组织者和参与者利用网络跨区域发展会员从事传销活动,传销成员分散在各地,且通过电子银行等方式进行资金结算,难于监管。有的传销组织还将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对各级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网络远程管理,逃避侦查,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所以,我们提醒公众,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大家一定要慎重。
记者:公众如何识别传销呢?
李世国:传销行为有两个基本组成要件:一是组织要件,即发展人员,组成网络;传销组织者承诺,只要参加者交钱加入后,再发展他人加入,就可获得高额的“回报”或“报酬”,这就是俗称的“发展下线”,下线还可以再发展下线,以此组成上下线的人际网络,形成传销的“人员链”。二是计酬要件,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即以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计提报酬,形成传销的“金钱链”;另一种是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发展和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即销售额)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形成传销的“金钱链”。传销行为体现三个行为特征,一是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即交钱加入后才可获得计提报酬和发展下线的“资格”;二是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即拉人加入,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三是上线从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中计提报酬,或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计提报酬或者返利。
记者:公众如何防范网络传销呢?
李世国:网络传销可分为现实传销的“网络版”与狭义网络传销两大类,并呈现以下新的形式:一是“电子商务”式,不法分子打出电子商务的旗号,以“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活动。二是“免费获利”式,2011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不少“免费获利”“增值消费”式传销行为,宣称“消费不用花钱,免费购买商品”“循环消费”等,欺骗性强,诱惑力很大。三是“网上创业”式,一些网络传销分子抓住年轻人急于创业、渴望成功的心理,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为诱饵,欺骗、引诱年轻人上当,从而达到发展会员进行网络传销的目的。四是“网络博弈”式,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五是“爱心互助”式,某些网站宣传有“特别功效”的生物保健品,宣称入会后就能便宜或返利,以此进行网络传销。朝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醒,公众在网上投资入股、购买基金股票、加盟连锁做生意、上网交友聊天、网上购物时要保持警惕,以免被诱骗误入传销陷阱。
记者:从事传销活动或者为传销活动提供服务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李世国: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规定,工商部门对组织策划传销的,由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参加传销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于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为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住宿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为传销行为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通知有关部门依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予以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记者:妨碍打击传销执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李世国:由于传销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执法机关依法查处传销就是为了严厉打击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该积极配合执法机关依法开展的查处工作,拒绝、阻碍依法查处传销行为,甚至暴力围攻执法人员,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哪些部门负责打击传销监管工作?
李世国:《禁止传销条例》明确规定了打击传销的工作机制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按照该条例规定,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工商机关为主,商务、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电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积极参加配合,形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权责一致的打击传销机制。该条例还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即“领导、支持、督促、协调、解决”。对于“拉人头”、“团队计酬”和骗取“入门费”的传销行为,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主负责查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在传销中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机关会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查处;对利用互联网发布传销信息,怂恿、诱骗他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同电信等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传销行为,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加大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监管力度,发现传销等违法活动,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协助执法机关取缔传销组织和窝点,另一方面,要通过社区建设,对居民开展宣传,树立勤劳致富观念,揭露传销活动的欺诈本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传销活动,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和氛围,不给传销以立足之地。
记者:朝阳对下一步的打击传销工作有哪些部署安排?
李世国: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构建打击传销长效机制,重点做好六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清传销的危害性和打击传销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要强化预防和打击传销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围绕全市经济实现稳增长,确保打击传销工作思想上不放松,力度上不减弱,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坚持和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的领导机制,有效发挥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和高效运行,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强化责任落实和追究,确保预防和打击传销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三是加大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标准,深入推进“无传销社区(村)”、“无传销县(市)区”、“无传销市”创建活动,巩固全市无传销工作成果。四是坚持源头治理、打防结合,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打击传销防控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实施“打早打小”战略,加大“群防、群控、群治”,彻底铲除传销生存土壤。五是进一步精心组织、密切协作,深入开展防止传销进校园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群体抵制防范传销的意识和能力,防止传销组织向学校渗透,有效挤压传销活动的生存空间,促进打击传销防控体系建设,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秩序和环境。六是将传销宣传教育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抵制传销活动的重要举措,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大力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新颖别致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预防和抵制传销的良好氛围。我们的目的就是表明党和政府铲除传销的坚定决心,高压严打传销违法犯罪活动,震慑传销首要和骨干分子,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营造安定的政治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记者:您对全市公众如何远离传销想说些什么?
李世国:“天上不会掉馅饼”,希望大家不要幻想“一夜暴富”,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睿智的才干、脚踏实地创业致富。如果公众发现传销活动或者被传销组织蒙骗,请及时拨打工商机关举报电话12315或公安机关举报电话110,并且尽可能了解掌握传销活动的详细线索,以便执法机关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打击各类传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