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苏一名大学生写的卧底传销日志走红。这名大学生在合肥卧底传销3天,脱险后写下2.8万字日志——《卧底传销圈》。对此,警方有关人士表示,卧底传销勇气可嘉,但这种以身涉险的行为不可取,遇到传销线索,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A卧底经历
邀约
女网友请他到合肥看看
小兵是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原本该毕业的他,因学分没修够,现在还是大四学生。
8月底的一天,他在自己的微信圈里发现了一个漂流瓶,一个陌生女子主动与他搭讪,自称在合肥做生意,邀请小兵到合肥看看,并称包吃包住。小兵怀疑对方是搞传销的,平时爱玩的他决定到合肥一探究竟。
9月11日,小兵乘动车赶往合肥。临走前,他特意在手机里存上了合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和工商部门的电话,同时将手机里至亲的电话备注全换成了姓名,还在人人网上告知好友,如果自己3天后还没有更新状态,就有可能身陷合肥传销圈。
4人轮番给他“洗脑”
到了合肥之后,陌生女子陆某带着小兵赶到其租住的小区,只字不提“生意”,只带小兵在外面吃饭、聊天。第2天,陆某还是不提“生意”,带着小兵到处转悠。
直到9月13日,陆某等人开始给小兵“洗脑”。当天,先后有4个人讲解“生意”。第一个金某给他详细地讲了如何赚钱,其方法就是曾多次被警方披露过的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五级三晋制”。
另外3个传销头目也都各有侧重,且并不避讳“传销”这个词。“他们看似重复累赘地介绍传销想对我洗脑,实质上分工明确。金某打头阵,负责介绍传销的背景和制度,通过演算赚钱数目来引起我兴趣;而第二个人通过描述自己身边的事情,来说明传销的优点;第3个人则告诉我传销的合法性及国家支持等,最后一个人再解释大政策、宏观调控等,一环接一环。”
脱身
演苦情戏骗过传销头目
9月13日,小兵接到了学校通知选课的短信,必须回校。但在陆某租住的屋子里,除了睡觉时间外,小兵身边都有人陪着,不让其独处,如何脱身是个难题。
“我就想了个苦肉计,假装接了个电话,说家里太公不行了。”小兵说,实际上太公去年就因膀胱癌不幸去世。小兵的苦情戏骗过了传销头目。14日上午,小兵成功脱身。
B日志走红
警方:
以身涉险不可取
回到学校后,小兵将这段卧底经历写了下来,分9个章回共2.8万字,其中不仅详细讲述了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骗人招数,也细数了对方“洗脑”内容的百般漏洞。日志被大量转发,引起了网友热议。
警方有关人士表示,樊京刚、小兵为揭露传销害人的内幕,冒险进入传销组织的勇气可嘉。不过,他们的这种行为不可取。目前,传销组织虽然大多不会限制人身自由,但如果卧底者的身份被识破,就有可能受到非法拘禁,甚至殴打。民警提醒,如果发现传销线索,应及时向当地打传办、公安、工商部门举报。
(记者 冯兰友)
相关新闻
高薪美差是骗局
赤脚逃出传销窝
本报讯(记者 吴洋 通讯员 成正忠)昨日10时许,合肥市救助站内,25岁的徐某接过救助人员递来的返程票。十几个小时前,他从葛大店附近一处民房传销窝点里赤脚跑出,乘出租车到救助站求助。徐某说,几天前,他在霍邱老家参加一个朋友婚宴时,遇到了初中同学范某。范某自称是合肥包河区的一个皮革厂的渠道经理,想招聘一个副手,年薪12万。饭后,范某主动联系徐某,让其尽快来肥。24日晚,徐某乘车来到火车站,前来接车的人把他带到了包河区一个偏僻民房内,要他学习“连锁经营”,徐某才知道自己进了传销窝。昨日10时许,徐某趁传销分子上厕所时,悄悄溜出门外,打上出租车就往救助站赶。因为走得急,他没顾得上穿鞋子,身份证和近千元现金也丢在传销窝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