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目标是“降低中国教育的门槛”,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但在2015年时,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他母亲卖了厦门的一套房子,借给他一百多万,高中学长蔡嘉育借给他了三百万,公司才度过危机。因此他放弃了之前一直坚持的免费模式,把课程打包售卖,500块钱可以学习高中阶段的全部课程。
他曾表示,将万门大学公司化、商业化,强行收费的转型其实都是违背初心的事。“但是没办法,要么破产,要么转型。”
2016年时,他曾参加过深圳卫视一档“一块投吧”的创投节目,投资人有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北极光创始合伙人邓锋、歌手林依轮。当时万门大学只包括中学、大学、外语等200门课程,有400万用户。
俞敏洪指出,万门大学的竞争对手是把直播、录播、互动答题智能化系统都集中到一起,比万门大学的模式先进很多,另外,他质疑万门大学课程种类太多,应该集中把一个人群做透,而不是把15-25岁人群都包括在内。
张泉灵是投资人中唯一一个支持了童哲的,她认为童哲原本走的是免费的道路,市场倒逼他开始收费。未来,只要他开始琢磨盈利模式,一定能走通。
几年过去,俞敏洪提出的为什么不把一类人群做透的疑问不但没得到解答,万门大学反而走得更远,做起了更多品类的终身教育。而张泉灵提到的更多盈利模式,童哲也探索出了激进的销售模式加层层代理,在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在线教育机构都难以盈利的情况下,万门大学自称创造了近3000万的月流水。
“终身VIP模式难保证课程质量”
对于万门大学的商业模式,关注教育领域的蓝象资本合伙人周爽指出,中国的教育市场看上去很大,但走近看非常细分,从年龄分早幼教、K12、考研、成人教育;从学科分有学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从服务水平分有纯教育内容、轻课、网课、培训班、全日制教育。到处是板块壁垒和地域壁垒,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很难做出有效率的大平台。
“我相信未来会有基于AI/自适应学习的教育平台的出现,但目前教育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还远远没到”,周爽表示,看上去万门大学所能提供的服务是很轻的,轻服务适合特定教育产品(读书、短视频、成人轻课、内容付费),一般而言不适合严肃内容和学科教育,如果是一般的商业模式,轻服务支持不了重内容,这样做的续费率会低,但是万门聪明的用终身VIP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不同用户的权益图/ 万门大学官网
不过,对于终身VIP这个模式周爽也存疑,她提出,这个机制本身就奖励低质量内容,因为用户已经付费给平台了,平台付费给内容提供商的时候,自然是价格越低越好,没有任何动机去保证质量。世界上卖会员卡最成功的应该是Costco和Amazon Prime,两者都是年续费,都是以“为会员提供最大价值”为基本逻辑而挣钱的。相比之下,并没有看到万门大学有效的机制来保证课程质量。
另外她也分享了教育产品营销的观点:“教育产品应该首先能在核心用户群里自传播,真的能解决核心用户痛点,提供社会价值,用户愿意自己推荐给身边有同样痛点的人,而社会价值决定了产品的合理定价,以及什么样的生产和营销方式能让这个好产品成为一个好生意。所以,核心用户的验证是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好产品的唯一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