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7月5日讯】(记者 肖潇)陕西三八妇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八妇乐”)是一家多年涉嫌传销的企业,然而,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显示,该公司于2016年6月27日正式获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成为了陕西省第一家直销企业。
多年涉嫌传销居然能获牌,“三八妇乐”到底有啥来头?请看“直事儿” 发自北京的报道。
获牌前多年涉传遭查处
“三八妇乐”市场未受影响依然火爆
据公开资料显示,“三八妇乐”曾屡屡因违规涉传等行为而遭到媒体揭露,而“三八妇乐”似乎也始终置若罔闻,不间断地触碰法律法规高压线。“直事儿” 经过梳理,发现“三八妇乐”在2009年因进行非法股票发行与交易,被温州工商执法人员重罚;2010年3月底,衡阳新闻网爆料,“三八妇乐”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涉嫌传销;2010年6月17日,“三八妇乐”于沈阳的办事处又因违法而被查处;2013年,“三八妇乐”又高调在陕西杨凌召开直销启动大会,涉嫌严重违规;2016年4月,童先生爆料称“三八妇乐”在嘉兴大搞非法传销,并涉嫌虚假宣传。
然而,“三八妇乐”虽然多次遭到查处,但公司的“直销”却一直安然无恙,基本没有伤筋动骨,市场依然火爆。“直事儿” 发现,这几年“三八妇乐”边受查处边加快发展。据公司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反映,“三八妇乐”的直销业务已在中原、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西北等地方全面展开,有的设立了分公司,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目前一个月的业绩超过3000万元。他还告诉记者,虽然违规涉传被查,但“三八妇乐”与事发地的工商、公安建立了“友谊”,直销市场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影响。据了解,曾在湖南、辽宁等违规涉传的事发地,直销市场比以前发展得更快。“我们已交了罚款了,等于交了‘保护费’,现在工商、公安不会再来麻烦我们了。”一位经销商对记者说。
违法经营不能申牌是铁律
“三八妇乐”居然涉传后“带病”获牌
要成为直销企业,《直销管理条例》有严格的规定,其中要求“投资者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提出申请前连续5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外国投资者还应当有3年以上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
“直事儿”了解到,违法经营不能申牌是铁律,商务部对要求申牌的企业,将会同工商总局、公安部,要求全国各个省市区的相关部门了解该企业有无“重大违法经营记录”。按理说,“三八妇乐”因在5年内具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不应该会获得直销牌照。
“直事儿” 注意到,中国反传销志愿者联盟也曾曝光过“三八妇乐”,认为其实际市场运行行为,以及公司的奖金制度,“三八妇乐”行为符合我国《禁止传销条例》对传销的定义。对“三八妇乐”居然涉传后“带病”获牌一事,行业内质疑声一片,甚至有专家认为这次对“三八妇乐”申牌的“放水”,具有十分不好的负面效应,导致更多的具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的企业,甚至是一些改头换面的传销企业,也加入申牌的行列。北京的一位关注直销行业的资深学者对“直事儿” 说,这次“三八妇乐”获得直销牌照确实令人感到意外,但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这家企业在申牌的公关上既花很大“工夫”,又有很强“功夫”,成功地让国家有关部门从具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的“黑名单”中剔除。他说,如果是属于这种情况而获牌的,国家负责审批直销牌照的有关部门是有重大责任的。
上海的一位资深律师对“直事儿” 说,申请直销牌照的企业必须在全国所有地方没有“重大违法经营”的案底,但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三八妇乐”违法经营已达到了“重大”的程度,说明在一些地方的工商、公安已有他们“重大违法经营记录”,如果那些地方不把案底销掉,是根本拿不到直销牌照的。可见,“三八妇乐”这次获得直销牌照的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获牌疑窦
“三八妇乐”到底有啥来头
“直事儿” 注意到,“三八妇乐”获得直销牌照后,直销行业像炸开了锅,质疑声一片。“违法经营也能获牌,‘三八妇乐’到底有啥来头?”这是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三八妇乐”到底有啥来头?“直事儿” 通过调查发现,“三八妇乐”和陕西华泰药业有限公司、陕西三川投资有限公司、陕西国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一样,是三八妇乐集团的子公司。集团主要从事药品、保健品生产研发和销售,股权投资等。总部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员工1120人。其中,博士、硕士35名,大学以上200余人。拥有杨凌三八妇乐健康产品生产基地、西安时代广场总部基地、淳化药用植物种植基地、秦岭功能食品基地、全美(加拿大)健康产品研究基地等五大基地,总投资超过10亿元。
“三八妇乐”集团董事长袁晓峰是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杰出企业家。“直事儿” 通过梳理,发现袁晓峰现任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24年来,袁晓峰一直在坚持和坚守,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发展成为一个大型多元化的国际企业。在袁晓峰的带领下,集团在陕西、甘肃、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妇女健康培训、送医送药的关爱活动,在全国建立女性健康服务网点400多个,接连举办西部丝绸之路健康行和海上丝绸之路健康行。据统计,集团投入到各类公益项目的资金已超过8000万元,他们用实际行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凭着这些“来头”,国家有关部门就可以把“三八妇乐”过去的“重大违法经营”视而不见,而审批为直销企业吗?既然不能,“三八妇乐”为什么还能获得直销牌照?在这申牌、批牌过程中有腐败吗?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