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显示,位于中山、深圳的两家美容馆均经过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正常经营。其中,深圳爱比莱美容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深圳维丽娜美容有限公司。此美容馆还与深圳巴黎心贸易有限公司有关联,两者电话相同。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轻医美市场占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远高于手术类美容整形市场,近年来稳定在65%-70%左右。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单纯依赖中高端轻医美,完全与重医美绝缘,则是有问题的。资深医美行业研究者Even表示:“高端重医美动辄十几万到几十万的手术费不是轻医美单次消费可以比拟的,这意味着高端医美机构很容易由上而下地推广轻医美。”也就是说,很多中高端轻医美项目,实际上是高端医美机构通过昂贵高品质的重医美项目获得顾客认可后,进行的延展服务。
拿到产品之后,冯然也发现了事态有些不对劲。她签单后,在招商会上拿到了一些高端货的试用装,包括精油、健肝宝和Ed.pinaud眼膜。随后,她发现,精油、口服液和眼膜都过期了。她去找“贵人”理论,对方告诉她,过期几天没事,可以喝的。李晟发现精油瓶掉色时,也找过他的“贵人”,对方怪他格局不够大,传播产品负面信息。
有反亮碧思联盟成员告诉《凤凰WEEKLY财经》记者,价值上万的Ed.pinaud手表会掉漆,其他一些保健产品,条形码是喷漆的,用毛巾轻轻一擦就擦掉了。“十年前,我曾经上过传销组织的当,如今几次搬家,都带着几十箱精油,摆满一整个墙面。用不掉,危险性又高。一点火就着,扔掉或倒进洗手间化粪池都太危险,只能带着。”
有会员拿部分产品送检,结果发现眼霜、眼膜、卸妆乳、灵芝粉等多项产品重金属超标。
在《凤凰WEEKLY财经》记者拿到的一份价目表上,洗面奶的价格为350元,50ml的精油售价680,护肤品起步价就要250。但“会员”从圈子内听来的说法是,香奈儿也这么贵,洗面奶都没卖到一两千,怎么能算贵呢?
六年前被点名的机构,疑似重出江湖
离开亮碧思10年之后,昔日的“准42”级“经销商”李晟,还能将一段团队内劝阻成员离开的话术倒背如流。“作为朋友,非常感谢你的关心,我会注意。但所有东西我有亲自去考察过。我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我相信可以在这儿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要是不放心我,可以过来一起看一下,如果你说出哪里不好,到时候我就跟你走,如果好的话,你可以和我一起。”
当年,他发现价值2万的精油瓶底掉色后,背着百万负债,解散团队,转身进入了反亮碧思传销联盟。
公开资料显示,亮碧思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英文简称为DCHL。199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最初直销代理法国品牌熏香精油,后陆续加入化妆品、保健品、红酒、奶粉等产品。
2015年,珠海警方破获一起亮碧思传销案,涉案千万元。同年,央视在《经济半小时》揭露了亮碧思传销真相。公安和国家工商总局先后点名曝光了亮碧思。不久后,中山市亮碧思电器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山市法兰欣商贸有限公司,商标为Francine,如今为在业状态。而至今处于存续状态的亮碧思熏香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由亮碧思集团(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
早在2016年,工商总局就已发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众人只要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这三点,就可认定为涉嫌传销。2017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曝光了34个传销组织“黑名单”中,就包括亮碧思公司。
如今,“热玛吉”“水光针”“线雕”等一些医疗美容名词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美行业无论是市面上的美容馆、整形中心,还是资本市场,都成为热门话题。
《凤凰WEEKLY财经》调查发现,位于深圳的Ed.Pinaud美容馆,以及背后的医美概念,已经与亮碧思再一次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少人因此加入这个圈子之中,自付数万元签下大单,成为“会员”,但最后得到的任务只是“拉人头”。
“轻医美”是这个群体的主打关键词。曾有圈子内的“成功人士”对新会员介绍称,自己曾经利用人脉在环保领域创业成功,又跨领域到轻医美行业,如今拥有无数的优质上游资源和人脉。
有“会员”告诉《凤凰WEEKLY财经》,香港的Ed.pinaud美容馆是Francine的总裁黄树雄开的,给会员体验。里面的LPG10代、雪肤仪等仪器,由他们的代工厂生产。未来,公司还打算做健身房,要打造成一个生态圈,把好的产品都收购下来。
公开资料显示,黄树雄名下有多家公司。其中,伟鸿基(国际)有限公司在1989年4月7日成立,2000年11月10日改名为亮碧思。近年来,警方连续打击,很多受害者发帖曝光,亮碧思负面信息不断增多。2013年以来,黄树雄又在香港连续注册了诗贝朗集团有限公司(SIBELLACHOLD-INGSLIMITED)、BV集团(BELLEVENTUREHOLD-ING(HK)LTD)等多家公司,以相同模式运营。公司多分布在香港铜锣湾及旺角附近。
不少和Francine、BV等亮碧思分支公司签订6万港币大单的“会员”也表示,单据可提货物中,就有Ed.pinaud美容生活馆的代金券。有人想出去推销美容仪器,但团队人员劝她继续接受培训。
李晟介绍,Francine、BV都相当于亮碧思开的分公司。他们和亮碧思的销售模式、产品、宣传内容如出一辙。此外,Francine公司的Inovital品牌保健品的检测报告中,送检单位也是“亮碧思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在香港,传销并未被禁止,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屡次都因证据不足无法展开调查。2010年以来,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曾在Francine、BV等每家亮碧思分公司都挂出海报示警,“内地居民来港加入传销计划后回国内发展传销网络,会触犯国内相关法律”。
有时,海关会提醒提货的游客,亮碧思是传销,要小心。考察的人总是摇头否认。很多签单的人只知道Francine或BV,根本不知亮碧思与它们的关联。
也有人在香港考察后,直接带朋友去了反传销办。民警拿出文件告知,这就是传销。考察的人这才怅然若失,相信不是发财机会。
上当后想要离开,半夜被人堵门
很多人最后成功出逃,靠的是内心深处的善意。
冯然没赚到钱,始终不愿听团队劝说,谎称赚钱,拉朋友入伙。上线催得越来越急,她觉得烦,请了病假。冷静下来,她想起网上种种传销言论、自己并不真实的朋友圈,以及团队让她夸大股东等许多谎言。冯然下定决心退出。
另一位想要退出的会员小影则担心东西太贵,朋友卖不出去,结果用话术劝朋友的过程中,她率先崩溃,忍不住全盘托出。学金融的朋友很快抓住了问题关键:商品没有中文标签,是走私的;产品比奢侈品贵且没知名度,如何流通;投入6万,一分收益都没有,为什么不等有回报再追加投资?
上线得知小影决定退出的消息后,半夜一点半带人来到她家楼下,要她开门。随后,他们声泪俱下地哭诉了两个小时,劝她坚持,小影没有松口。这之后,小影再也没有见过团队里的人,他们拉黑了小影,拒不还钱。
退出很难,但是想要拿回投入的钱则更难。冯然没和上线撕破脸,她以缺钱为由,把交出的6500元考察费要回了1500元。而小影则没有拿回一点损失。
冯然去年8月报案后,警方建议她去工商投诉,工商无法处理又会返回给派出所。立案已是今年三月。而且,亮碧思及其分公司均在香港,实际报案时,很多人因为遭受打击太大,不愿再站出来回忆这段过往。
按照法律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是: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小影曾在离开后,偷偷去过几次团队聚会,给新人塞小纸条,上面写着自己的微信小号。李晟、冯然等则联系受害者报案维权。
冯然报案时,她的上线来过,态度友好,表示是生意没谈妥,半个月内立刻还款。但离开之后,她的微信立即被上线拉黑。李晟说,对警方的妥协,也是他们早就训练好的话术。
2018年,李晟前往佛山恒大广场见客户时,曾遇到一对男女。女人拿着LV,男人大背头,打了发膜,系着大牌皮带,一看就是他过去的打扮。
李晟看了眼男人手上的八角表,对方立刻笑了起来:算你有眼光,法国进口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受访者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