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来,已经陆续有“蜗牛智能管家”、“码上还”、“叮咚生活”、“蜂收”等信用卡代偿产品遭遇主流媒体的曝光。
用户在使用平台信用卡代偿业务时,多数需要先上传身份证或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更有一些平台,还需用户提供持卡人的手机号、储蓄卡卡号等信息;绑定信用卡需要提供卡号、所属银行、CVV码、有效期等信息。其中,CVV码被称为信用卡的“第二密码”,在信用卡离线交易中,不用刷卡、不检验密码,只需要提供卡号和CVV码就能完成支付,一旦被泄露很有可能发生信用卡盗刷。
诸多敏感信息被代偿平台获得,存在信息泄露、冒用身份、资金被盗刷、电信诈骗等风险,潜在损失不可估量。而且,如果发生代偿平台卷款跑路事件,持卡人依然要承担还贷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年轻一代透支消费越来越普及,在这种大量透支消费的背后,却隐藏大量的隐忧,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消费金融的发展,与信用卡的并行发展,让不少年轻人贷款来得太容易,不少年轻人逐步过上了靠贷款过日子的生活,而且以卡还卡、以贷还贷、以贷养贷极其普遍,更是出现了大量黑户,每天过着撸口子的日子。
根据央行相关数据,国内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经突破了900亿元。
不可否认,类似代还产品的存在确实避免了部分持卡人信用卡逾期风险,但这并不是其光明正大存在的理由。
“那些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背后标明了价格”
珍惜自己,远离高风险违法代还产品,远离非理性透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