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诈骗是电信诈骗中一种常见的形式。骗子们抓住人们爱占小便宜、期待小投入或者不投入却能获得高额回报的心理实施诈骗,往往屡试不爽。
返利诈骗常见的形式有三种:投资返利、红包返利和刷单返利,受骗人群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中小学生,许多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也会上当受骗。但分析后却发现,返利诈骗只是一种注重“套路”和“话术”的诈骗方式,其实并没有多高明,只要克服“贪便宜”的心理,自然不会“吃大亏”。
红包返利: 天上哪能掉馅饼
前段时间,市民王女士带着女儿小李到乌海市公安局报案,3月10日中午小李在QQ里添加了一个名为“主办方”的QQ号,“主办方”告诉小李这是一个“红包返利”的广告活动,让小李扫描他发的二维码支付费用,并许诺发完会获得返利。小李手机未绑定银行卡,就用母亲王女士的手机操作,之后发现母亲银行卡被扣费9000余元。
民警张琛告诉记者,此前,我市还接报过以某明星过生日为由,充钱返利的诈骗。该类“返利诈骗”多以中小学生为诈骗对象,骗子们先是在群里发布各类“付款XX元返利XX元”的广告,提前安排好的托儿纷纷表示“返利已收到”。受害者上当后,最初付款的几笔也可能会获得小额返利,但投入较大金额以后,就会被对方拉黑或者踢出群。
上个月,警方还接到乌达区居民某女士报案称她在一个微信群内看到一条信息,发50元可返17元,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扫描二维码加入了“截图发红包”群,并按照群主要求扫描二维码下载了“众赢APP”和“掌嗨APP”。之后,有“老师”在微信群内指导某女士在“众赢APP”内充钱做任务,买大小、单双。
刚开始,某女士挣了几十块钱,也能提现,很快就频频提现失败,“老师”却还是不断让她充钱,告诉她不能提现是因为操作延时或者是失误。为了把之前投入的钱提现,某女士不停追加,却始终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受骗了。揭秘返利诈骗
民警告诉记者,这类“发红包返现”、“充值返双倍”、在指定APP上买大小买双单的诈骗类案件,在我市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涉案金额都很大。2019年,该类案件数量占电诈案件的4.6%,涉案金额却占12.5%。揭秘返利诈骗
警方提醒,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承诺高额返利的,一定是骗子,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揭秘返利诈骗
哪些人容易上回红包返利诈骗的当?
民警告诉记者,红包返利则主要盯紧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对外界缺乏戒心,不法分子除了骗学生们先充钱后返利外,还会利用软件制作一些虚假红包,需要转发或者是填写个人信息才能抢。
但抢到的红包内虽然有金额,却根本无法直接消费,需要绑定银行卡,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后才能提现,在此过程中,可能钱没提着,自己卡里原来的金额也被转走了。
几种返利诈骗常见的套路
1、凡是“低投入、高回报”都是假的。这里的投入指的就是金钱投入,如果对方告诉你,经常在微信群或者QQ群中发言、增加群活跃度也算“投入”也能助力“高回报”,那肯定是假的。
2、凡是先交钱后返利都是假的。钱交出去,返不返就不由自己说了算了。
3、凡是要求拍摄身份证上传、填写个人信息就能得到红包奖励都是假的。个人信息是无价的,比红包奖励重要多了。
4、凡是诱导参与“灰色产业”都是假的。例如招募兼职刷单员、淘宝评论员、加盟客服、团队打字员、培训师等,条件宽泛,要求能上网、会用手机,每天有时间就能“躺着赚钱”,都是假的,这里既不能学东西,也不能交朋友,更不可能赚到外快。
文章来源:乌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