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报网北京7月18日讯】(山西晚报)“稳稳一个月30%收益”“躺着就能挣钱”……虽然许多出资人并不真实了解“区块链”的原理和意义,但鉴于商家许诺的高额赢利报答,近年来,只要和“区块链”沾边的各种虚拟钱银好像都变得炙手可热起来。鉴于上述原因,“区块链”也逐步变成了传销安排、庞氏圈套加以使用的东西。
7月16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公安厅得悉:近来,大同警方破获一同特大集资欺诈案,骗子打着出资“区块链”“LCC光锥币”的旗帜,短短时刻便欺诈100余万人民币。
2018年9月,大同市平城分局连续接到大众报案,一位名叫雒某的男人以出资“LCC光锥币”为幌子骗得受害人金钱。对此,警方分外的注重,敏捷建立专案组展开侦办作业。经调查取证、剖析研判,专案组把握了嫌疑犯雒某的犯罪事实,并成功确定其活动地址。
6月23日,专案民警在深圳公安机关的合作下,在深圳将嫌疑犯雒某成功捕获。经查,雒某打着出资“区块链”“LCC光锥币”的幌子,短短时刻便欺诈100余万人民币。现在,嫌疑犯雒某已被刑事拘留,案子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所谓的“LCC光锥币”的全称为light cone Coin。根据其推行宣扬的材料显现:“LCC,是由南非尖端区块链技能团队研制,是根据中本聪所发明的BTC底层程序上衍生出来的一种P2P电子加密数字经济体”。假如你对这个名词的意义不是太懂,宣扬词中还有比较直接的推行语:“只涨不跌”。鉴于如此的宣扬炒作,“LCC光锥币”圈套敏捷积累了许多金钱。
“不要看这个案子的涉案金额现已到达百万余元,其实与广州区域相关的‘LCC光锥币’圈套比较,这个金额不算大的。”警方介绍,前不久,广州警方以涉嫌欺诈罪刑事拘留了数名触及光锥LCC的人员。经查,LCC及其衍生的多种“数字钱银”出资者约为5万人至8万人,触及的资金总额或许高达数十亿元。
高报答的引诱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许多出资者之所以容易陷入了虚拟钱银的不合法集资圈套,高报答的引诱是极为重要的原因。”警方介绍,跟着相关反欺诈常识的不断遍及,现在许多出资者其实都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其间许多人也判别出“LCC光锥币”或许是泡沫,但仍然挑选出资主要是抱着“早下手早抽身”,让“后来人接盘”的心态参加。但殊不知,嫌疑犯往往愈加奸刁,大多数情况下,还没等出资者发觉异常,钱或许早就现已被搬运走了。
2018年8月24日,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分联合发布了《关于防备以“虚拟钱银”“区块链”名义进行不合法集资的危险提示》,提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立异”“区块链”的旗帜,经过发行所谓“虚拟钱银”“虚拟财物”“数字财物”等方法吸收资金,损害大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实根据区块链技能,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不合法集资、传销、欺诈之实。
根据五部分发布提示,此类不合法集资具有以下特色:
1、网络化、跨境化显着。一些不法分子经过租借境外服务器建立网站,本质面向境内居民展开活动,并长途操控施行违法活动。一些个人在聊天东西群组中声称获得了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出资额度,能够代为出资,极或许是欺诈活动。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和追寻难度很大。
2、欺骗性、引诱性、隐蔽性较强。使用热门概念进行炒作,声称“币值只涨不跌”“出资周期短、收益高、危险低”,具有较强迷惑性。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经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钱银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法不合法牟取暴利。
3、存在多种违法危险。不法分子经过揭露宣扬,以“静态收益”(炒币增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开展下线获利)为钓饵,招引大众投入资金,并威逼出资人开展人员参加,开展多级下线,并以下线的出售成绩为根据来核算酬劳。他们往往今后来者的入门费添补“上线”的赢利,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具有不合法集资、传销、欺诈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特征。
五招辨别数字货币是否属于传销币
数字货币种类繁多,应接不暇,投资者稍不注意就可能就陷入非法集资的骗局,必须仔细辨别。投资者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判断。
1、发行方式。数字货币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是去中心化的发行方式。每个不同的终端节点负责维护同一个账本,而这个维护过程主要是算法对交易信息进行打包和加密。而传销币则主要由某个机构发行,传销头目在国内或国外注册成立空壳公司并设立网站,通过微信、讲座等形式大力度宣传某种“虚拟货币”的价值,以多至百倍收益的“高额返利”为噱头、不断吸纳会员会费达到敛财目的。虚拟货币骗局
2、交易方式。数字货币是市场自发形成的零散交易,形成规模后逐渐由第三方建立交易所来完成交易。虚拟货币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