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向小程表示“看不懂白皮书”后,小程发来一张“收益图”,并解释:可以花费1.8万元购买一年的“合约算力”进行挖矿,每台矿机每天产币2.68个,产出后可以在交易所出售或者直接卖给上家,预计一年的收入超过5.8万元,净利润超过4万元。
笔者在另一份文件里发现,除了投资1.8万元、收回5.8万元(回报率227%)之外,还可以选择投资6000元、收回1.6万元(回报率180%),以及投资18万元、收回63万元(回报率252%)。小程还向笔者表示,“想投多少都行”、“没有上限”、“看你的财力”。
#M链宣传资料
当笔者询问这些钱最终流向哪里之时,小程表示:“M链是真正的数字货币,没有庄家。钱是打给你的推荐人,由你的推荐人帮你去收币,收币的过程中又把钱转给卖币的其他玩家手上,所以整个交易过程是在玩家与玩家之间。”
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师指出,钱最终都会流向“庄家”,矿机只是一个幌子,甚至根本不存在。
M链推广者介绍“赚钱方法”
小程还称,成为矿工后笔者便拥有“矿机代理权”,每推销出一台矿机,将“直接收到38个币”的奖励。也就是说,拉一个人可以提成2200多元,拉人超过10个以后,每个提成将变成3600多元。
多位业内人士和法律专家告诉区块链Truth,以挖矿的名义收入会费、承诺超高回报、鼓励发展下线、并根据业绩返利,与传销模式高度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M链“流行”不久,资金链条还没有出现大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高达200%的回报率终将迎来“触地”一刻,届时,暴利的谎言将不攻自破。
项目疑点重重,宣传漏洞百出
除了模式高度类似传销之外,区块链Truth(微信ID:chaintruth)还发现,M链有不少其他的“黑点”。
1. 团队神秘且公链开发能力存疑
M链官网没有公布实体公司名称和地址,只有邮箱和Telegram群。笔者向其所留邮箱发送邮件,被退信并反馈“收件人域名可能不存在”;笔者在Telegram搜索其所留地址,也没有任何结果。
笔者通过whois查询mchain.cloud域名,结果显示,其归属于一家名为Wriva Properties的公司,公司注册地在美国,致力于住宅建设业务,运营近一年,年收入约为14万美元。内华达州政府网站显示,Wriva Properties登记在册的两名经理人为WEI WU与Jose Enrique Hasemann,疑似为Mchain白皮书中的团队成员WEI Wu、Jose Hasemann。
内华达州政府Wriva Properties, LCC注册信息
一个住宅建设企业为何毫无征兆跑来研发一个区块链项目?问题令人费解。
在Mchain官网列出了6位创世团队及社群管委会成员,但列出的介绍信息少且含义模糊,在任职经历、教育经历等重要信息披露上存在不足。如:WEI WU,曾供职于亚马逊云服务,某不具名大学“科技管理硕士研究生”;Chris Noman的简介仅有前端工程师等字样;担任团队发展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顾问一职的Letica Riva,仅有“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做注脚,并未标明学校。
Mchain官网列出的6位创世团队及社群管委会成员
一位区块链行业的创业者看了M链的团队成员列表后,向区块链Truth表示:“他们根本不具备公链开发能力!”
笔者通过Linkin、Facebook找到了M链的4位成员/前成员,并发出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多位M链的参与者也向笔者表示,他们根本不知道M链的老大是谁,只知道朋友圈里有一些“大佬”经常晒图称自己做M链赚了几十万或几百万。
2. 线上赌博网站系冒名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