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安利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初中,我爸的朋友来我家介绍安利,想让我爸也跟他一起做.
高中后家里开始用了安利的洗涤液.
后来附近的一个老太太经常到我家来推销产品,并又想拉我爸做安利.
还时不时地拿一些杂志资料什么的.或拉过去听课.
后来到大学以后看到不少人做安利,包括学生在内.
这时候见到了世面,也进一步了解了传销.
最近,有几个朋友在做安利.
时不时地给我介绍安利,尽管都是听过的,还得忍着听.
后来又被带去听了一次课.
课堂里听到的多是所谓的成功经验和赢利模式,关于产品的内容不多.
给人感觉只是号召想赚钱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头.
朋友还在说服我做安利.
但我无法接受,因为我有一次痛苦的经历,
那就是在用安利牙膏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补了一颗牙(花了近200元),拔了一颗牙(70元左右),在加上牙疼的痛苦简直无法形容啊.
我现在无法相信安利的产品了.
也不想相信他们公司.
安利到底是不是传销?
安利的产品是否真的是那么好?
那么他们的研发团队是否真的有那种实力?
前几天,几条毫不在意的短信,我再一次听说了安利。一年前,在民族商场发传单的候听陌生人提起,说,来吧,来做安利吧!当时的映像很模糊,之前也有听说过安利纽崔莱,是一个田亮打的广告吧,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也就淡忘了。没想到再一次听说了,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下,我不好意思拒绝,当然也有一些不良动机吧,于是我决定去看看。
天公有点不作美,阴,要下雨的样子,偶尔还飘落下来几点零星的雨点。安利之行显得有点勉强。和朋友一起坐公交到了讲课的地点,电梯到了几楼我也忘了,通道不太明亮,像大楼外的天气,让人窒息。经过一个狭长的楼道,眼前一亮,终于是有了灯光,心里开始踏实起来,看来不是卖人贩子的场所。一进门,英俊的帅哥接待了我们,买票,3块钱。掏钱的时候有点犹豫,心里犯嘀咕,不是免费试听吗?算了,也就3块钱的事儿,掏就掏呗。一进公司,总体感觉还像样,至少不是我想象中的难堪,挺明亮的过道,几间隔板工作室,有点公司的味道。偷偷瞄了一下工作室的内部,有前辈在交流,都是很兴奋的神情,前所未见的自信和痴迷。毕竟是第一次来,不敢太放肆,让工作人员领着直奔会议室。会议室的情况也还算不错,至少第一感觉还好,就是人挤了点,密密麻麻的人坐在一起,都是一一种表情,就仿佛是虔诚的信徒在等待耶稣的第二次生命。
为了缓解紧张的心里,我打了个幌子去了洗手间,并告诫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重新回到会议室,会议已经开讲了。很干练的女司仪,小小的东北味道,东扯西扯,讲述了自己为什么放弃以前的工作加入安利,说了好多安利的好处,我有点怀疑她是个语言大师了。之后是嘉宾上台演讲,第一个嘉宾自称安利中国营销经理。首先自报姓名,竟然跟我一个姓,愁死我了。主讲的是怎样做产品试验,也就是用试验的方法证明安利的产品为什么比其他产品的好使,真的好使不好使我不知道,但是我要纠正几个在演讲中的错误。
1. 我认为所有的洗浴产品中的化学试剂虽然对人体有一定的害处(难到安利就真正的是例外吗?安利用的不是有机试剂吗?无机的?),但是人的皮肤也是有抵御和康复功能的,并不是说咱们每天用的香皂,洗衣粉都对皮肤产生了不可愈合的伤害,反而那些轻微的伤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2. 人体的体液在自然状态下是呈弱碱性的,而不是弱酸性(解释一下,为什么呈弱碱性。人体代谢的时候产生CO2,遇水生产H2CO3,而H2CO3又在体液中电离成HCO3-和CO32-,这两种离子在人的体液中水解,吸附水弱电离出来的H+,剩下OH-离子在体液中游离而使体液呈弱碱性),还好高中化学还有点映像不让又被忽悠了。按照她的说法,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洗衣粉都是呈碱性的,而安利的产品是呈弱酸性的,她讲人体是呈弱酸性的,正好否定了传统洗衣粉(碱性洗衣粉对“弱酸性的人体”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因为酸碱中和嘛,就把你灵巧双手给腐蚀了),肯定了安利产品对人体没有危害。然而事实却与她所讲的相勃,而她的话反而是否定了安利的产品,肯定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利是不是传销?

3. 安利贵,但是产品质量好,一分钱一分货。安利一直在跟我们玩一个游戏,而这个游戏中的所有规则都是安利一手制定的,一个近乎完美的骗局。在某种意义上说,他真的无懈可击,你提出的每一个疑问都会得到满意的答复,而正是这些充满看似理性而又充满诱惑的答复使你彻底的相信,做安利吧,我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下面分析一下安利产品为什么这么贵的原因。安利营业代表每销售一件产品可获该产品定价的20%(税前),作为“顾客服务报酬”。另外,从扣除20%后的净营业额中,营业代表还可以得到3%-21%不等的佣金比例。根据安利在该手册中自己举的例子,如果营业代表陈先生每月营业额为4000元的话,其收入将达920元,占营业额的23%。如果该营业代表的营业额达到87500元,那么他的总收入可以达到32200元(20%的毛利收入17500元+21%的佣金14700元)。在这种情况下,营业代表的收入高达其营业额的36.8%。(而一般直销公司直销人员所得的收入一般不超过销售额的10%。) 如此高的销售报酬,当然产品贵了,贵在了哪里,因为你给你营销代表多余的小费,这只是其一。其二,根据安利公司的介绍,安利公司对于其营业主任、经理有一个“市场开拓经费”,即该主任或经理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们的销售总额的9%。安利声称自己是把每月销售的净营业额的21%拨作“市场开拓经费”,事实上这些钱从哪里来是一目了然的。作为安利产品的附加值,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产品的示范试验上,确实你可以看到一些不同,但是这些不同真的可以产生50%,甚至几倍的产品价值吗?(我们用沐浴露的时候真的为了节省,真的要精确到用了多少滴沐浴液吗?还不是一按到底,出来多少是多少!多出来了几滴沐浴液,难道你还要把它从新装回瓶子里去?)
演讲听上去完美无瑕,一个主题,可以让你,你一平民,通过三五年的销售工作跻身上流社会。她一再强调,如果你不相信安利的效果,你就来试试,反正也就是换个牌子用用,真的吗?完美骗局(安利很聪明,确实,有些东西你确实是知道,但是你也不得不佩服安利的骗术之高超)。再反问一句,可能吗?
第二个演讲者,安利中国高级营销经理,。毫不掩饰的狂热,澎湃的措辞,激情四射的演讲,夸张的肢体语言(就像电视购物频道你那些疯狂的推销员一个样,一个MP3,一个MP4,一部摄像机,一部手机,一个移动硬盘,加起来总共只要999元…)。他演算了安利的所谓的黄金分配制度,重点突出安利是为每一个想创业的平民提供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创业平台。实际上就是在玩数字游戏。这样说,经过前三个人不停的忽悠,在场的大多数人的神智处在一个相当模糊的状态,大量的数据运算,看似合理,其实还是两个字:忽悠。狂躁的气氛让每个人都觉得他说的东西很有道理,而我只有紧张。大量的听众在大忽悠的忽悠下显得特别的狂涨和兴奋,仿佛他们面对的不是人,而是天上下来的财神爷。财神爷说,这里有一条赚钱的路,给你,你要不要,3年,你可以为一次早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马来西亚,澳洲,或是美国只要你愿意,全世界顶级的星级酒店你都可以任意享受。多么诱人啊!他还一直强调,不懂安利的人,没有权利评价安利。突然觉得好笑,又一个完美的托词。但它就是无懈可击,你有什么办法?安利是传销,你为什么说安利是传销?你懂安利吗?如果你不懂安利,你没有权利说安利的坏话。那么何为懂得安利,就是被安利洗脑。疑问重重,但是没有时间给观众讲话的份,一切都在安利的计划之中进行着,会场一直是在那种狂热的气氛中进行着的,现场随着音乐狂躁的鼓点爆发出同样狂躁的掌声,倒是气势非凡了,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在这种狂热的气氛当中,我假设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后果会怎么样,会超出意料之外吧……
“下面我们有请安利中国高级营销主任,X先生,请我们用国际般的礼仪给他热烈的掌声。”音箱师制造了这种让每个人都抓狂的气氛,每个人都肃然起敬,起立,激越的鼓点伴随着齐刷刷的掌声,目送着这位大骗子走上讲台。安利是不是传销?
老套的言辞,博学的外衣,夸张的动作,伪善的表情。他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己如何放弃,大学的学业,如何放弃毕业后优厚的工作条件而选择了安利,又是如何在安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殊不知,今君一日步青云,多少冤魂死阶下…… 一句话,现在你是高级营销主任,你是不是还在向别人直接出售安利产品,跟朋友麽嘴皮子,向他们兜售安利的产品?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你要时间出去交流骗术,你要上海南岛旅行,你要上培训课,你要给你的下线,下下线灌输安利的生存之道。那么你当然没有时间搞销售了,但是为什么你又可以拿到40万的年薪?这是什么?这就是剥削。这样公平吗?这样符合先前承诺的公平竞争的原则吗?黄金分配制度是上线对下下线的层层剥削,而最终发财的是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人。当然,你自信自己就是那一小搓人,是的每个人都自信,这又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理论,只要你呆的时间够长,只要你足够勤奋,那么成功必将会来临。不知道安利的这套营销理论是谁想出来的,但是他确实是很聪明,理论真的很完美,完美得无可挑剔,理论上每个人都是可以发财的,因为理论上下线是无限的。但是最终会有一个终结,就像我们数学上的极限问题一样,X=1/n当n趋近于无穷大的时候,X的值是趋近于0的。这演讲者把员工和老板做了一个对比,他说员工要干的工作是什么?1能力的提升;2学历的提升;3工作经验的提升。老板呢?1良好的人际关系2项目的考察3资金的到位。不无道理,应该说是很有道理了。那么到底是员工累还是老板累呢?你以为老板就是那么好当的所?当然他也有说到,当今社会金钱,压力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关系。这么一套完美的洗脑系统当然不会给你留下任何破绽。他说,现今社会,钱越多,压力越大,身体健康状况也越差。这一点我也完全同意。但是后边他就开始胡扯了,大忽悠开始了。怎样做到既有钱,而压力又小,又身体好呢?大忽悠开始了。来做安利吧!安利可以成就你的一生,让你坐在家里数钞票。安利何德何能?难道它真的是中国神话中的财神爷下凡来了,说给你一桶金子就给一桶吗?用安利赚钱的精髓是什么?一个字,骗!而且骗了你你还以为是他帮你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真是可悲呀!中国人的发财梦,中国的大不幸啊,发财梦的鸦片在一点一点蚕食人们的心智。或许人们在历史书上还可以模糊的看到清末的鸦片泛滥吧,1840年和1856年的两次鸦片战争打破了清廷的天朝迷梦。而如今精神鸦片再次来袭,这何尝不是一场侵略战争呢?国人自省……这是一场掠夺和被掠夺的游戏,受害者是民众和国家。国人自省……
三个人的讲座一直到下午6点才结束,整整四个小时。我也不能说那时的我是否真的还能有冷静的判断和独立的思想了。我去洗手间洗了脸,并告诫自己,你不是他们的一员,他们是骗子,你看到那种超乎正常的狂热和自信了吗?他们是什么,他们是传销组织,虽然他们一再强调安利是中国唯一合法的传销组织。什么是合法?他们是披着羊皮的狼,时刻都想把你拖下水,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那是他们美味的食物。
整理一下思绪,再次踏入会场,接下来是小组交流会,也就是各个线上的人拼命的夸安利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赚钱,如何把自己的朋友家人忽悠进这个堕落的圈子,又如何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他们总是很谦虚,也很有礼貌,伪善!我问了一些我的疑问,他们都能对答如流,不愧是专业骗子!整个交流气氛是很轻松的,谈及的问题出了安利还是安利,对于他们太有自信了,而且每个人都是语言大师,一说起安利就滔滔不绝。他们都洋溢幸福的微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幻想,或者某一天我就快去澳洲旅行了,不远了,不远了,他们内心里面默念道。我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安利的这种直销方式能被大众接受吗?一个看起来比较有资历的说道,我们承认,现在这种非传统的营销方式还不是很流行,但是在今后他会取代现今传统的销售方式,因为它是厂家直销(我始终不明白安利所谓的直销是什么东西,总觉得他的这一句话把人类几千年的销售从方法,经验,到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都否定了,但凡一个有经济学常识的人我想都不回鲁莽到去抨击一个历经几千年历史鉴定的经营方式)。依旧是不变的自信。他又开始滔滔不绝的给我讲故事,陈词滥调……他们永远说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经历,一样的体现出一副交际大师的风范,唾沫飞溅,不厌其烦。他说他们会定期的举办一些培训班,美名曰:BTC。具体含义我忘了,大概也就是洗脑培训之类的吧!教你怎么忽悠人。
交流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已晚,不回去是不行了,跟朋友一起告辞,下楼来,我敢这样下定论,她对安利已经是深信不疑了,可苦了我了。洗脑培训真的是相当恐怖的东西,它会消磨你的意志,彻底扭曲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此你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了。人啊!卑微的人啊!人性有太多的弱点。佛曰:人生三毒,贪嗔痴!安利的销售代表们犯的就是“贪”这个字。
夜色渐渐暗下来,城市的霓虹很轻,很重,淹没了面孔。这里有天堂,只是地狱也在旁边,耶稣也相信天堂和地狱是并存的。而我却不信那个西方的圣者,在这个国家,我相信亲人,朋友,同学,哪怕是萍水相逢的过客。人之初,性本善的品德,在社会上流传也有几千年了,这就是人文。然而我们的传统却在被侵蚀,在人欲望的推动下,我们的传统成了被遗忘的断章。朋友还在我的耳旁絮叨,我已是相当疲倦了,这个时候我能做什么……剩下的只有无奈了!在这里,强烈呼吁中国政府严惩任何以传销和变相传销(比如向安利这样的组织)方式欺骗民众的组织,还中国一片洁净的天空。鼓励人们自主创业,但不能以危害他人,剥削他人为目的,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之健康向上发展。我相信,祖国的贫困只是暂时的,未来是属于这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也一定会富裕起来的! 安利是不是传销?
安利不是一般的“老鼠会”,而是一只极度狡猾,极度凶残的“洋老鼠”。……
今年春节期间,有朋友甲第一次打电话邀我到他家里去做客,到他家后发现:还有乙、丙、丁等5人,加上我就是共6人,都是原来在一个单位工薪过。
谈话间知道:甲现在做安利已经做到了一定级别,乙、丙、丁3人都是他的“下线”。谈话中我还发现:做安利确实能改变人的性格:乙原来是以善说实话著称,但现在浮夸功夫见长;丙原来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但现在口若悬河;只有丙的性格变化不大,所以,说到凭他的收入(工薪600多元,妻子下岗;孩子上学)现在还不得不消费(不消费就把货屯在自己手里也没用)花了4200元买的安利产品时,弄的甲一脸的不高兴。当我问及他们的“业绩”的时候,除了甲能说出业绩之外,其他3人基本都说:精力比以前充沛了、皮肤比以前细润了......原来按安利的要求:做安利首先应该成为安利产品的消费者,否则就不好开展工作……
过了几天我分别接到了乙、丙、丁3人的电话,电话中他们对我说的内容如出一辙:凭你在生意场上结交的关系,他们都应该是安利产品的消费者,你介绍他们消费;顺便你也能赚到大钱,当你教会他们做你同样的事后,他们也象你一样赚到大钱——其实这些话我们在聚会的时候,他们都对我说过,只是当时我不愿意影响聚会的气氛而没有反驳而已。现在在电话里我针对他们说的“做安利产品做好了一定能赚到钱”的话对他们说:“做任何产品做好了都可以赚到钱……”
前几天,甲也打电话找我,说是他公司的电脑出了点问题,请我过去看看。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到了他公司他却说电脑已经好了,主要是想让我到他公司坐坐。将近一个小时的谈话内容,我俩基本都是为了做安利究竟是否是传销的问题而争论。最后,他把我邀到他公司隔壁的一个房间(专做安利的办公室),对一个挺漂亮的小姐说“我说不服他(指本兔),你来给他讲讲”。后来就是那位小姐在黑板上又写有画地给我上了一个多小时的课,而我在这一个多小时里也过足了眼隐(注:要不是那位小姐长的耐看,本兔连一分钟的课也听不下去)。为了在那位漂亮小姐面前显示本兔不是没有头脑的等闲之辈,本兔就如下的问题和她展开了争论:
1、按照美国达利塔大学的法律教授rodneyk,smity对传销的定义:大凡设有“猎人头奖金”的模式都可列为传销——对此,那位小姐只承认“奖金”而不承认奖金来源是“猎人头”的结果。但是安利的各种奖金最终来源是否是从“人头”上来的?这一点在安利的财务报表上会显示的清清楚楚,所有懂点会计常识的人也都心知肚明。而小姐的托词是: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
2、一般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是消费,而安利所谓的“消费者”大多数购买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便于拉“下线”——这一点表现在安里所有的宣传资料和讲课、培训的内容上。而小姐的托词是: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
3、安利是以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为借口而做起来的,但是,按照安利那个被称为哈佛之光的奖金分配操作就有可能产生这种现象:张三只在一个城市发展了一个李四为“下线”(当然安利避讳“下线”这个词而用其它“朋友”“伙伴”一类的词来替代)然后就什么也不做了,而完全由李四把那个城市培育成安利产品的成熟市场——这样,张三什么都不干也可以每月拿到丰厚的“奖金”——而这个“奖金”里包含着多少环节的来源呢?而小姐的托词是: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
于是,我开始发现:只要是我一项一项地分别来给安利剥皮,那位小姐都会用那句“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的话来做有效地化解,并且举例说明的你哭笑不得。于是,本兔给她讲了一个好象是在阿里论坛里看到的一个寓言故事:一堆沙子指着一堆大米里的几粒沙子说“你总号称、别人也都说你是一堆大米,看!这难道不是沙子吗?”在这种情况下,那堆大米只能指着那堆沙子里的几粒大米说“哦,原来你才是一堆大米呀!”。但是,那堆沙子和大米的对话并没有改变它们各自的性质,也没改变人们的看法。进而,本兔还给那位小姐上了一堂“量变导致质变”的哲学常识课,最后,本兔还给她讲了如下的道理:
如果把一台比较复杂的机器拆散,单从一个个零件上来分析无非就是一些齿轮和传动轴一类的东西,外行人根本就分析不出这台机器的功能是什么,讨论整体功能却分别来争论每个零件的功能也没有意义的。所以,仅仅从安利使用的那些名词的含义上(哈佛之光、奖金等)你根本就得不出是传销或直销的结论(把安利的个别“零件”例入营销的教材并不能证明什么)。关键是看把那些零件组装起来成为一台能运转的机器后它做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功?所以,要了解安利,根本用不着跑到美国的大本营里去,也用不着到中国的广州去调研,也用不着非得听上安利多次课、研读完安利所有的宣传资料才算是“了解”。在“直销”的概念一般只包含“直销者”和“消费者”两个单重身份的情况下,而在安利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却具备“直销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本兔认为:这正是直销与传销的主要区别之一。在此,千万别强调那堆沙子的理论而显得自己不懂量变和质变的道理。
——总之,判断一台机器能出什么产品,不需要了解它的机器零件才叫了解;判断一个人好或坏,也不需要听他说什么,而看他做什么!看看安利培训出来的那些双重身份的人就应该知道安利究竟是直削还是传销了。至于“直销”被少数人走了样的借口,听听前几年那些打击传销的执法人员就会知道:许多明明是传销的公司,黑纸白字的公司制度中都有禁止传销的条款高悬在传销公司的大本营内……
有些朋友以安利在美国是合法的,在中国也没有禁止为理由而认为安利不是传销。本兔觉得这类理由过于简单:
1、同样一种物质,放到水里能很快挥发、溶解或变质,而放到油或空气中却另外一个样。环境不同作用不同吧?再说,按照“魔鬼在细节”的说法:安利在美国销售的细节未必敢象在中国这么放肆。
2、本兔坚信:中国直销法的出台将对安利来说是制约而不是纵容!
安利传销内幕--希望大家善待自己
在上海安利总部,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动,人们仿佛又发现了一条发财的捷径。尽管安利的工作人员一再强调,“我们的事业需要勤奋的劳动”,人们似乎也满不在乎,趋之若鹜。大把大把的钞票,安利的货箱,尤其是攒动的人头,充满期待的目光,让我们不得不想起当年上海股票市场疯狂抢购的情景。
不止在上海,在广州,成都,南京,甚至是比较偏远的贵阳,这样的场景都在每天上演。曾几何时,国人对于一个“需付出大量辛勤劳动”,“决不可能一夜爆发”的“一个普通事业机会”,竟然会如此热衷?难道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别的“辛勤劳动”的机会了吗?安利,到底有什么魔力?
安利在中国曾经臭名昭著。在九十年度中后期,由于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下岗工人受骗等,政府不得不要求安利停止经营,并彻底整顿了全国甚嚣其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老鼠会”。然而,安利卷土重来了。并且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吸收前面的教训,更加具有欺骗性。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种种变化。安利是不是传销?
二:点石成金的秘密:安利营销人员的收入来自那里
在安利销售的产品中,有家居护理系列、个人护理系列等其中包括一般的护肤品、化妆品、洗涤品、美发产品和最新推出的营养保健食品。安利的产品形形色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贵得惊人。据笔者将安利产品价格与市场同类产品,如宝洁以及其他品牌相比较,安利产品的定价平均高出60%。
如此昂贵的产品,当然应该是面向高档消费者了。奇怪的是,购买安利产品的大多数是一般的工薪阶层,甚至是下岗工人。那么,这些普通市民,倾其所有购买安利产品,要成为安利的营销代表,图的是什么呢?
答案不难从安利公司所发的“安利(中国)营销人员制度修订本(2001年7月)”中得出。安利营业代表每销售一件产品可获该产品定价的20%(税前),作为“顾客服务报酬”。另外,从扣除20%后的净营业额中,营业代表还可以得到3%-21%不等的佣金比例。根据安利在该手册中自己举的例子,如果营业代表陈先生每月营业额为4000元的话,其收入将达920元,占营业额的23%。如果该营业代表的营业额达到87500元,那么他的总收入可以达到32200元(20%的毛利收入17500元+21%的佣金14700元)。在这种情况下,营业代表的收入高达其营业额的36.8%。(而一般直销公司直销人员所得的收入一般不超过销售额的10%。)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安利营销人员的收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于购买者所支付的超高价。如果安利的定价是合理的话,支付营业代表这么高昂的佣金以后,恐怕安利早就不存在了。
三:安利是一般的“老鼠会”吗?
安利声称自己不是“老鼠会”,当然,没有“老鼠会”会说自己是“老鼠会”的。安利在重返中国大陆后,为了获得政府的批准和蒙蔽大众的视线,号称自己是“以店铺销售配合营销代表直销”的方式经营。安利目前也在全国28个省十自治区开设了58家店铺(截止2001年11月)。开了安利店铺,就证明安利与其他的日用品厂商一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安利一再向其营销人员强调,切勿在未开设安利店铺的城市举办销售培训会。可见,店铺不过是安利身上的遮羞布。只要你到任何一家安利店铺去看一看,来安利店铺的,都是安利的工作人员和营销代表。安利店铺不过是一个安利储存发货的据点而已。真正的销售是通过人传人而实现的。
安利声称自己不是“老鼠会”,并且信誓旦旦的说,营销人员的收入来自于其自身的销售,而非来自于其下线。如果一个营销人员不好好的向客户推销其产品,而只是展下线的话,是不会有什么收益的。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不。根据安利公司的介绍,安利公司对于其营业主任、经理有一个“市场开拓经费”,即该主任或经理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们的销售总额的9%。安利声称自己是把每月销售的净营业额的21%拨作“市场开拓经费”,事实上这些钱从哪里来是一目了然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加入安利的时间足够长,“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足够多,你就可以得到高额的“市场开拓经费”。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
如果某营业主任所“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们总的销售净额达到70000元,“市场开拓经费”将达14700元。如果其中每一个营业代表的销售额都在4200元以下的话,这些营业代表们总共可以获得2100元的“市场开拓费”。而这个营业主任不需销售任何安利产品,就可以获得12600元。安利“老鼠会”的本质暴露无疑。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利的字典里,“培训辅导”就是拉下线,营业代表是刚入门的“小老鼠”,而营业主任、经理就是“大老鼠”,而那些具有“钻石”“双钻石”之类级别的高级营业经理就可以称得上是“硕鼠”了。安利自己提供的资料,在1999/2000年度,安利的营业主任平均的年收入为72000元人民币,高级营业主任平均年收入为14万人民币,而营业经理平均年收入为33万人民币,高级营业经理平均年收入为79万元人民币。这些人难道是通过推销安利的产品挣到这些佣金的吗?当然不可能。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硕鼠”们真正的收入是来自于“下线”。而最下层是那些刚刚接触安利,不惜血本,倾其所有,购买一大堆安利产品,向亲朋好友磨破嘴皮,渴望有一天能达到“硕鼠”们的收入水平的广大市民。
安利不是一般的“老鼠会”,而是一只极度狡猾,极度凶残的“洋老鼠”。
四:关于安利的骗局与真相
骗局:安利销售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真相:不错,安利的确销售的是产品。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产品的价格。比方说,我把一个价值100元的真东西以200元的价格卖给你。尽管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但也是属于欺骗。安利的佣金如此之高(可达销售额的40%),正证明了其产品的超高价。尽管安利通过各种方法,如提供洗发浓缩液等,来使得其价格跟市场上其他产品不容易比较。但只要稍加留意的话,还是可以发现其价格比同比产品贵出很多。如安利丽齿健含氟牙膏(产品编号:36833)定价为42.50元,而市场同类产品一般为5元以下,最贵的也不过十来元。
骗局:安利的产品都是明码标价,不存在欺骗的问题。
真相:这个问题紧接上一个。有人或许会问,既然安利的产品这么贵,为什么还会有人买呢?答案在于上节中所写的安利销售人员的高额利润。也就是说,大家不是不知道安利的东西贵,但买安利的产品是为了投资,而不是消费。买安利产品的人是希望自己能在以后找到“下线”,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就象买股票一样,如果你所买入的股票能在以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那么现在的买价是否高于股票的价值就无所谓了。
骗局:安利从不要求营业代表预先付款,售出的产品还可以有退货保障,是讲信誉的。
真相:是的。由于上面所述安利精心策划的骗局和人们的贪心与短视,安利并不用担心大家退货,除非你不想发财。
骗局:安利为很多下岗工人及其他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安利是不是传销?
真相:少数下岗工人也许真的可能成为幸运者,但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上当受骗者的基础上的。况且,大多数人的“辛勤劳动”只是养活了“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人,并没有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益处,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无限贪求金钱的牢笼之中,无法自拔。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骗局:安利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真相:中国近代的鸦片贩子或许能让许多人赚钱,带动烟管等等“产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意着鸦片就为中国的经济作出了贡献。如出一辙,安利在中国的投资,向政府交纳的税收,销售人员的高额收入,统统都是来自于中国广大老百姓的血汗钱,而且只是一小部分。安利对于中国经济无疑是一颗“毒瘤”,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唯一的作用是助长了一部分人的贪婪欲望。
骗局:安利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经营,怎么偏偏在中国不行?
真相:安利骗局的核心在于其产品的超高价和销售人员金字塔形的结构,而在其他的国家,有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说,安利在其他国家产品的售价,可能会比较低,接近于市场同类产品。这样它就不能对销售人员颁发高额奖金(否则它就会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成其为骗局。如果安利在其他国家与在中国一样,也是保持产品的超高价和销售人员金字塔形的结构,那无疑也是地地道道的“老鼠会”。如何“灭鼠”,就要当地所在国政府操心了。事实上,中国市场是安利所吹嘘的增长最快速的市场,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窥出一点端倪,安利的策略是,哪里好骗就到哪里去赶快骗,哪里不好骗就暂时收敛一点。这只“大老鼠”真是修炼成精了。
五:金字塔下的白骨:救救我们的同胞!!!救救下岗工人!!!安利是不是传销?
“羊毛出在羊身上”,撑起安利“金字塔”上端爆富神话的,是底层的满目白骨。尽管如果他们运气好,敢于拉自己的亲人朋友下水的话,有一天他们也可能实现自己的致富梦。“金字塔”修得更高了,下面的白骨也将会更多。只要安利继续存在下去,只要人们追求爆富的心态继续下去,这个金字塔“还将继续的增长下去。
与所有的“老鼠会”一样,安利的利润来自于欺骗和掠夺,来自于对人们贪婪心理的利用。这样的金字塔迟早是要倒掉的。它就象一颗“毒瘤”,如果晚割去一天,对我们身体的损害就将越大。当安利金字塔倒塌的那一天,不知将出现多少破产的家庭,流离的孤儿,衰败的景象,为此,我们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尽早对安利进行全面整顿,由物价局出面要求安利提供其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彻底揭开其超高价之迷;查封安利一切生产工厂及资金,避免其将资金转移到国外,并对于一些受害者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