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湖传销:打着国企的幌子搞传销,最后他报了警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农民,经不住别人的蛊惑,玩起了“资本运作”,搞起了传销,竟成为了几百号人的“高级董事长”,最后因为谎言被揭穿,几十人向他追债,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了向警方寻求“庇佑”,同时也揭发了这个由他一手发展起来的非法传销组织。
遭威胁后他报警自投罗网
去年12月21日上午,平湖市公安局当湖派出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报案人是安徽籍男子吴某,电话那头的他听起来十分焦急,他声称20多人正堵在他家门口讨债,情绪十分激动。民警立即出警赶往吴某所在的东升新村。
只见吴某的家门口乌压压挤满了人,叫骂声不绝于耳,民警维持秩序后,向被围在里面的报案人吴某了解情况,“因为我欠他们钱,还不出来,现在他们向我要债,说不还的话就要我的命。”吴某的话音刚落,现场讨债的人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是你先骗我们加入这个组织的,还说可以赚几千万,这不是骗人吗?”细心的民警听出了对话中似乎隐藏着其他的案情,于是将涉案的二十几人均带回了派出所,经连夜审问后,发现这是一桩涉案价值巨大、涉案人数众多的非法传销案件。当晚,当湖派出所便将案件上报,移交经侦大队着手调查。
打着国企的幌子搞传销
据吴某交代,他参与的是一个名叫“自愿连锁经营资金运作”的传销组织,美其名曰“自愿”,实际上却打着国企的旗号骗取身边亲戚朋友的加入。
根据吴某提供的线索,侦查员又锁定了龙某姐弟和谭某、汪某等人,这几人分别是平湖地区的“高级总经理”、“高级主任”等等,由这几人向下发展了几百名下线成员。
所谓“自愿连锁经营资金运作”,就是要求参与者购买一种虚拟的份额,申购第一份是3800元,之后每份是3300元,每人最多可以买21份,共6.98万元,即成为了初级会员,同时也具备了发展下线的资格,会员每发展一名下线,上线便得到不同程度的返利,以此而获利。
按照吴某向他的会员们保证的,他们是国营企业,投资6万多元,2~3个月内发展两条下线的话,便可获利100多万元。诱人的巨额利润和打着国营企业的称号,短短几个月时间,便有上百号人被拉进了吴某的组织。
通过对30余名涉案人员的调查,侦查员一举捣毁了位于平湖滨湖、梅兰苑、吉祥小区等多个传销窝点。
百万富翁梦破灭 亲戚朋友来讨债
吴某,安徽人,小学没毕业便辍了学。他曾在北京的建筑工地打过工,做过装潢,但文化水平低、又不肯吃苦的他始终找不到好的工作。
2013年4月,远在安徽老家的妹妹告诉吴某有笔“大生意”要做,几个月便可以赚100万元。吴某立即赶回了安徽,原来妹妹所说的大生意就是加入传销组织,几个月不见,妹妹买起了轿车,盖起了楼房,吴某十分眼馋,当即便决定加入。
吴某发展的第一个下线便是自己的大嫂龙某。龙某原本在工厂打工,收入微薄,听了吴某的一番说教后,十分心动,随即说服在上海工作的丈夫陈某也加入了组织。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如滚雪球般,他们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尽数拉进了组织里,不出3个月便发展了上百人。
2013年10月,吴某听从“上头”的组织安排,将他下线的所有人“分流”到平湖地区,而吴某就成了“区长”。
来到平湖后的吴某继续发展他的“事业”,他用收取的返利钱投资到了“组织”中,负责下线成员的租房、管理、花销等等,不知不觉中积蓄花得所剩无几了,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依靠谎言编织起来的“赚钱大梦”渐渐站不住脚,人们意识到用这个方法赚钱根本行不通,年关将近,如果再赚不到钱,就没法回老家向父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