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连锁店,无须任何技术,分红丰厚;大学生去内地打工,几个月可以收入上万……这些事情听起来十分诱人,可实际上都是近几年传销组织忽悠人的新手段。 近日,新疆自治区工商局召开打击传销宣传活动动员大会,在全疆范围内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活动。7月15日至25日,工商系统6000多名工商干部将深入农村、牧区、兵团连队,走乡入户宣传打击传销。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传销手段更加隐蔽,开始以“直销、连锁经营、无店铺致富”等名义非法集资;大学生、城镇待业人员成了传销组织发展入门的新目标;而一些农村则有演变成传销组织新据点的趋势。 案例 加盟作饵 实为陷阱 王玲(化名)买过基金,炒过股票,可是都没有太大的收益。2005年10月,王玲听邻居说,加盟广州一家公司可以按月分红。在与该公司联系之后,王玲得知只需交三万元会员费,每个月可以提红利5000元。王玲立即加盟了这家公司,缴纳了三万元的加盟费后,账户上立刻汇入了5000元的分红。 尝到甜头后,王玲介绍了5个亲戚成为加盟户。但两个月过去了,账户上的数字没有任何改变。王玲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在多方查询之后,发现这家公司没有在广州注册,根本无从寻找,王玲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骗子公司。 ●案例解析 当前“传商品”“加盟店”成为传销活动使用的新招。商品在这些传销组织中已经被道具化,实际价值和价格很难进行量化。以投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传销形式,涉及内容广形式多样,传销者往往会以高额回报、迅速致富为诱惑,打着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网络直销等幌子欺骗消费者,一些梦想一夜暴富的消费者,往往容易上当,陷入非法传销的泥潭。 市工商局党组书记王同响说,消费者在理财时遇到暴利诱惑,应当慎重考虑,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案例 朋友相邀 学子上套 何庆东(化名)在一家洗车厂做洗车工人,这个不说话、总是低着头的23岁男孩,两年前还是新疆某高校法学专业的优秀学生。 2005年,儿时的朋友刘明(化名)联系上了他。刘明说,他在广西北海开了家餐厅,收入颇丰,只要何庆东去广西,不出两个月就能挣一两万。于是,何庆东揣着凑来的5000元钱,利用暑假来到广西。 刘明把何庆东交给一些陌生人,并拿走了他所有的钱、身份证和手机,告诉他什么都不要问好好干就能挣钱,此后再也没有出现。何庆东被软禁了起来,经过挨打、挨饿、关厕所等种种折磨后,他骗来了一个高中同学。随后,他一共骗来7个人,都是他的家人朋友。近6个月后,何庆东偷了自己上线的300块钱,从卧室的窗户跳下,逃离了魔窟。从广西回来后,何庆东没有再去学校。 ●案例解析
传销黑网 罩向农村 在昌吉市的一个村庄,只要提起广西和传销,dedecms ,很多人都会像听到瘟疫一样恐惧。 2005年,该村在2001年去外地谋生的张伟(化名),“功成名就”回来了。张伟告诉村民他在广西挣了大钱,看着他一身光鲜,村民们羡慕不已,并决定跟随这个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去广西淘金。 村民冯中(化名)一家5口除了母亲,他和妹妹、父亲、叔叔全部去了广西。然而一同出去的村民,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给留守在家里的人源源不断地寄钱,相反,因为种种原因,清空了家里本来不多的存款,甚至有人还卖掉了房子。一年之后他们两手空空的回来了。 ●案例解析 传销经过有关部门打击后,近几年开始向偏远地区和农村蔓延。由于部分农民的消费心理不成熟,对于传销了解不深,极易受骗。加之外来人口管理薄弱,社会治安警觉性差,传销危害性宣传不到位,这些管理上的缺陷,都让农村有条件成为传销的温床。 市工商局副局长周耀宇表示,农村的传销问题,已经成为全疆各级执法部门打传活动中的重点。 最新案例 “免费磁疗”确为骗局 “传销越来越隐蔽了,最近就有人到写字楼、居民楼里以推销保健品、免费磁疗为名搞传销。”昨日,新民路工商所所长张立范在街道开展的打击传销宣传活动上说。 据张立范介绍,有的传销以卖产品为幌子拉人头,推销的保健品都是食品包装,无法鉴定其是否有保健作用,这种推销活动有的虽有传销性质,但没有证据证明。而有的“免费磁疗”多是前期给老人免费检查,后期就开始收费甚至拉人头。 对策 自治区工商局党组书记王怀新说,传销活动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经营活动,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广大城乡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任何参与、组织传销活动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传销给人们带来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产生了大量经济、家庭纠纷,有不少人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副局长沈根申说,传销的最大危害是动摇了社会传统的道德标准和基本的信用体系。传销的组织者、策划者利用传销人员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作为基础,将人骗入传销组织。很多人因此而受骗,反过来受害者又变成了害人者,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 每个市民都应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从自己和家人亲友的安全考虑,以实际行动自觉抵制传销活动,遏制传销进一步蔓延的势头。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