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前的贺岁广告片中,异军突起的微商黑马思埠集团就豪掷2501万重金,拿下了收视率巨高的央视春晚黄金广告资源,并声称要在未来一年内砸更多广告资金在央视频道,以便能给其经销商带来社会认同感,也借助央视的公信力和传播力为身陷“传销化”漩涡中的微商正名。常言道:“有奶便是娘”,然而新年过后,央视却轮番的轰炸微商存在的毒面膜问题、炫富传销问题、杀熟问题等等,给欲借助央视正名的微商埋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按理说,央视应该顾及微商已有的,潜在的“买路钱”利诱,给适当手下留情一点,但事实上微商生态中接二连三中爆发的虚假产品、恶意欺诈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肿瘤。 1:微商前期野蛮式增长,入局者参差不齐,生态环境亟待洗牌,部分恶性基因的微商团伙在做垂死挣扎,把潜在问题过度放大了,成了行业的搅屎棍子; 2:传统零售商想借助微商转型的,发财梦刺激下想通过微商创业的新入局者越来越多,然而微商已过红利期,凑热闹的只会饿殍遍野,把隐性问题都显性化了,微商再也无法藏着掩着闷上赚大钱了; 3:社交化平台微信朋友圈生态,受恶性刷屏、营销影响,已成舆论重灾区,然而微信却在的微商的问题上,暧昧游离,含糊不清,微店等技术平台又后劲乏力,眼前问题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当务之急,央视唯有扛起“普及教育”的大旗,一次次地将潜藏于微商生态中的丑陋问题曝光出来。不像交通局和打车软件之间的“利益冲突”,央视在创业大潮的背景下,没有针对“小人物”的动机和理由,微商生态自身的问题才招致这样,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打车软件可以倒逼出租车改革,微商不管发展多么迅速,前景怎么看好,在营销模式、盈利模式等诸多问题没得到“透明化”正名的前提下,很难摆脱大众冷眼相向的局面。那么,微商生态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