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传销网提示您请:真爱生命,请远离传销骗局!

中国反传销研究所网站

2003.10:“徽商陷阱”今议

时间:2015-09-09 16:59来源:互联网 作者:风清扬反传销 点击:
徽商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大商帮在中国商界纵横驰骋 400 余年,清末在中外势力夹攻下走向衰落,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徽商陷阱”。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仍然存在徽商陷阱的隐患,为了预防徽商陷阱,必须借鉴历史经验双管齐下,在优化外部环境

  徽商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大商帮在中国商界纵横驰骋400余年,清末在中外势力夹攻下走向衰落,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徽商陷阱”。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仍然存在徽商陷阱的隐患,为了预防徽商陷阱,必须借鉴历史经验双管齐下,在优化外部环境和重塑企业伦理方面下工夫。

  一、历史上令人遗憾的“徽商陷阱”

  民营经济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经济现象,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有一批人分离出来专门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因而必然产生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典型形式—家族企业自18世纪工业革命时代产生起,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据德意志银行统计,世界范围内的民营经济发展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化规模不到10亿美元,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民营化金额从220亿美元增长至超过1750亿美元。在此期间,民营化作为一项经济政策工具被100多个国家接受并付诸实践,筹集资金总额超过10000亿美元。另据克林?盖尔西克(1997)的研究,民营经济的典型形式—家族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80%之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族拥有或者经营,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王彬,2001),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家族企业更为普遍,15个家族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依次为:香港84.2%、马来西亚76.2%、新加坡48.3%、菲律宾46.7%、泰国39.3%(闻岳春,2001)。西方学者甚至指出:家族企业带来生产专业化,但专业化的公司仍然是家族管理,在殖民地世界,一般企业都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出现(小艾尔弗雷德?A?钱德勤,1987)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自东晋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八大商帮,其中徽商的兴衰最为典型,徽商从明朝中叶兴起,在中国商界纵横驰骋40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帮,创造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辉煌。徽商不仅以盐典茶木等行业著称,而且也插手海上贸易,边陲海疆,乃至海上,无不留下其踪迹,称雄于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两岸,控制着横贯东西的长江商道和纵穿南北的大运河商道。在明代,最大的徽商已拥有百万巨资,当时已超过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大股东勒迈尔拥资8100英磅的数额了,清代徽商的商业资本激增至千万两之巨,就其经营规模和资本额而言,已达到传统商业的巅峰,其财雄势大,手可通天,与山西商人共为伯仲,同执中国商业之牛耳,然而经历400年发展历史的徽商在道光中最后走向衰落,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徽商陷阱”。

  徽商陷阱的产生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外部环境劣化造成徽商衰落的表现有:1、战乱。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太平天国革命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战乱达10多年,当时战乱是在中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徽商最活跃的地区展开的,战乱对徽商打击尤为沉重,是徽商衰落的致命原因,战乱几乎使贸易中断,商业瘫痪,徽商支柱产业受到摧残,徽商遭杀戮,财货被掠夺,从而造成徽商元气大伤,—蹶不振,恢复无望。2、重税。低税赋是徽商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战乱后,清政府加大税收和开征厘金,使徽商遭受灭顶之灾,如清政府在战乱后对茶商征税是战前的数倍,对盐商征税是战前的5倍,征收厘金税更是使“商民裹足,百物踊贵”,对商业资本和利润是直接的戕害,最终导致徽商惨淡经营,举步维艰。3、摊派。主要形式是捐输与助饷。捐输名义上是商人对朝廷心甘情愿的报效,其实是官府对商人的榨取,从明朝到清代徽商的捐输“多则数百万两,少则十数万两”,相当多的徽商在连续不断的大笔捐输之后因老本贴尽而濒于破产。赈灾助饷是封建官府倡导鼓励商人出钱出资为国分忧,从明代开始,每遇荒年徽商都不惜巨资赈济乡民,清代以后各地一遇水旱灾,朝廷往往迫使商人捐资赈济,同时封建国家一有风吹草动就强迫商人助饷,如清代乾隆年间,因平定大小金川,徽州盐商一项助饷400万两,可见,强行摊派对商业资本的摧残是极为严重的。4、勒索。在封建社会由于没有保护产权方面的法律,商人遭受各级官僚、地方黑恶势力的无端勒索。据估计,仅徽州盐商,每年浮费“盈千上万”,乾嘉以后,随着清廷吏治更加腐败,徽商受封建官府的勒索也日甚一日,种种无端的勒索,严重影响了徽商正常的经营活动,有人指出,商人的浮费日重,则成本愈亏,其结果势必是“不能源源运转”,此足以说明,由于勒索,徽商的正常活动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扩大经营规模了(张海鹏,1995)

  徽商衰落的内部因素体现在:1、商业利润封建化。徽商在盈利后,不将利润用在投资生产,扩大经营规模,而是用于购置土地,“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虽然有少数徽商将资本投资于织布业中,但或由于怕冒大风险,或由于观念守旧,最终功败垂成。2、攀附封建势力。在封建专制一统天下的背景下,徽商必然会与封建势力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要借助封建势力获得发展,因此不惜花巨资攀附封建势力:一是捐资报效政府:二是捐资买官:三是捐资助教,此举加速了商业资本的损耗,分流了大量的商业利润。3、奢侈性消费。徽商经营成功后花巨资用于奢侈性消费,园林地宅,雕粱画栋、穷极奇巧、蓄婢纳妾、锦衣玉食、极欲穷奢。奢侈性消费消耗了徽商的大量资本,严重影响了徽商资本的积累,据估计,徽商的奢侈性消费占整个商业利润的50%以上(叶显恩,1983)4、封建活动。徽商的隆兴与徽州宗族有密切的关系,积累了巨额商业利润的徽商在维系宗族势力方面历来是慷慨不吝的,如建祠堂、修坟墓、续家谱等封建活动方面的开支十分惊人,使徽商的巨额资本和利润化为乌有。

  二、民营经济发展需要以史为鉴

  时下,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十分良好的势头,从公有制的必要补充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再到半壁江山,其发展前景是令人乐观的,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否定的,在落后地区更是如此,例如安徽某个不发达的县,在地税征收总额中民营经济缴纳额占70%以上,占该县财政收入的24.6%。但从整个民营经济发展的状态来看,仍存在隐患,稍有不慎,仍有可能诱发“徽商陷阱”。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端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但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则是以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为标志,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从发展规模上看,1999年全国民营企业总共151万户,注册资金10287亿元,总产值7686亿元,消费品零售额4191亿元,上缴税金255亿元。在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民营企业的质量不断提高,1999年,民营科技企业已达20万户,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683亿元,出口创汇158亿美元(吕政,2002)。从就业情况来看,1999年有8300万人在民营经济中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12%,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16083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8%,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人均收入密切相关(茅于轼,2002)。从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好省份浙江省来看,据2000年统计,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经济占39%,在从业人员中,民营经济占92.4%,在工业增加值中,民营经济占59%,在增加资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78%,在实现利税中,民营经济占91%,在上交税金总额中,民营经济占78.1%(颜春友,2002),可见在浙江民营经济唱了主角。可以肯定,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发展势头更猛,在我国加入WTO后,发展领域更加宽广。

  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其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首先,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不够良好。其一,民营经济进入市场有限制,如国家规定不准私营企业参与使用稀缺资源的生产,不得从事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活动,不得参与可能对公共安全产生影响的活动;其二,民营经济融资难,民营企业因上市少而无法得到股票融资,而通过银行贷款又很困难,据估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私营经济得到的不到1%;其三,民营经济很少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比如,财政贴息、坏账核销民营经济不享受。

  其次,民营经济产权结构单一。民营经济的绝大多数采取家族企业的形式,由此造成单一的封闭的产权形式,这种产权形式虽然有很大的优点,但是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大,它已经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其一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人才因素日益凸现,但是单一的产权结构,使职工和职业经理完全听命于业主,很难发挥个人作用,权益和报酬不能很好地体现。

  第三,信用体系不健全。其一,一些民营企业的纳税意识差,为了偷税漏税不惜违法做假账.使财务报表、会计表册失去可信性,致使在一些地方,民营经济=违法乱纪=弄虚作假;其二,民营经济法律意识差的问题较突出,短期行为严重,一些企业为了获得短期效益或不义之财,大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从而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有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往来中长期拖欠贷款或拒不付款,失去了供应商的信用;其三,民营经济内部出现信用危机,一方面个别业主不守信用,如许诺给职工的工资待遇不能兑现或者百般克扣,从而失去职工的信任,另一方面,个别职业经理人不守信用,如携密跳槽、吃里扒外等。由此造成社会对民营经济认识上的偏见。

  最后,民营经济的寿命较短。任何行业和企业都有一定的寿命,然而民营经济的寿命太短是极不正常的,据估计,国有企业的寿命是6.5-7.6年,而民营企业的寿命只有2.9(臧灿甲,2002)

  从民营经济的内部因素分析:1、民营经济规模小。民营经济虽然发展较快,民营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少而又少。据统计,安徽省截至20026月止,全省私营企业59165户,平均注册资金54.9万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只有927户,比重不足1.6%,注册资金亿元以上的仅有5户,比重仅万分之八。2、管理粗放。管理手段落后,仍然采用家长制一言堂的管理手段,不会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思路放不开,拘泥于传统思维,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和长远规划。3、家族统治严重。民营经济的管理人员大都从家族内部产生,当然在当前缺乏社会信用的条件下,家族管理可以降低信用风险、节约交易费用,但由于用人面窄,排斥了有能力的人,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施展,从而造成用人不当。4、经营作风欠佳。不少民营企业短期行为严重,掺杂兑假、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了公众利益,从而降低了社会信誉度。5、花巨资寻找政治靠山。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条件下,法制必然会有疏漏,因此,一些民营企业家不惜花巨资寻找政治靠山,采取借助行政长官权力的办法,要么侵吞国有资产,要么谋取特许经营权牟取暴利。某市几个民营企业家用贿赂手段将前任市委书记、市长等几个主要负责人拉下水,结果方丈富了,庙穷了,给该市造成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也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6、官本位思想严重。一部分民营企业家一旦有了经济实力,不再安于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千方百计地投身政界。据不完全统计,某县有47个民营企业家投身于政界,有一人是县人大副主任,三人是县人大常委,三人是科局长,其余的是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另外,民营企业家在为子女找出路时,不是培养子女继承父业,而是挤进党政机关。某县级市在整理干部档案时发现,在该市政法干警中不乏民营企业家女子,公安局370人中有10名民营企业家子女占2.7%,检察院96人有4名民营企业家子女占4.2%,法院150人有5名民营企业家子女占3%7、奢侈性消费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在获取利润后,不是将其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大部分用于奢侈性消费,有些人经常出入于高级宾馆酒店挥金如土、一掷千金,有些人纳妾包二奶生活糜烂,对经营问题很少过问,最终使一些民营企业陷入困境。

  我国民营经济出现上述问题之所以没有造成大面积破产,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国内市场空间较大,而国有企业的市场萎缩也腾出一部分市场,同时西方国家的产业转型也给我国民营经济留下国际市场空隙。可以设想,一旦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良好的进展,西方国家产业转型定局,民营经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再按此思路走下去,必然会路子越走越窄,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根据以上事实,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要有一个合理的判断,民营经济虽然壮大了但不能有过于乐观的估计,要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的规模还不够强大,实力还比较弱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经验仍不成熟,要使我国民营经济达到世界级水平尚有—段很长的距离。

  三、优化环境降低制度成本,预防徽商陷阱的制度选择

  在我国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强盛的基石,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民营经济的兴衰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徽商陷阱。

  1、规范政府行为。徽商衰落的教训之一就是国家对商人的侵权,将商人作为敛财的对象,从而给商人带来沉重的负担,进而导致其破产。鉴于此,应合理规范政府的行为,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和错位,在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方面不能缺位,在企业自由经营方面不能越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执行公务方面不能错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2、培育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诚实守信,而目前民营经济存在严重的信用失范问题,如假冒伪劣、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虽然发生在少数民营经济身上,却败坏了民营经济的形象,使社会缺乏对民营经济的基本可信度,为此,政府在培育社会信用体系方面应有所作为,加大打假力度,再造社会信用。

  3、给民营经济以政策扶持。当前民营经济的总体实力还比较弱小,在政策优惠方面处于不利地位,那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还需政策扶持。(1)提升民营经济的地位。提高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扭转政府对民营经济认识上的陈旧观念,充分认识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角色,而不是可有可无。(2)提供信用保证。鉴于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担保体系,为民营经济融资开方便之门。(3)促进民营经济升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放开人才市场,消除人才流动的障碍,开拓民营经济的市场空间,支持民营经济国际化,并鼓励民营经济兼并上市。

  四、重塑企业伦理:预防徽商陷阱的机制保障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那么民营经济自身对徽商陷阱的预防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更是起到关键作用,为此必须重塑企业伦理,培育民营经济及其企业家的正确价值观念。

  1、树立以追求业绩与财富为向导的价值准则

  民营经济及其企业家必须在价值观念上进行一次深刻革命。要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将追求业绩和对社会的贡献放在第一位。即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上来,千方百计地将蛋糕做大,争做一流企业家。不仅如此,还应当向世界级经济看齐。因此,民营经济及其企业家一定要有战略家的远见,统筹规划、扬长避短,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抓住机遇、完善自我,为自已及国家社会创作更多的社会财富。

  2、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与制衡相结合的的治理模式

  针对民营经济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使民营经济留住人才并使人才脱颖而出,以此使民营经济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因为当今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留住了人才就能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建立内部的制衡机制的目的是使权力受到约束,避免权力失控,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因为民营经济特别是合伙(合作)企业,经营者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权力都很大,若不约束其权力,必然导致其垮台。

  3、建立经营者严格的自律机制

  经营者生活方式的严重缺失是产生徽商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民营经济避免徽商陷阱,建立经营的自律机制尤为必要,首先经营者要加强品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次经营者要洁身自好、遵纪守法、生活节俭、作风正派。最后经营者要诚实守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参考资料:
  1、吕政、郭朝先,2002《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1
  2、茅于轼、张玉仁,2001《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6
  3、向荣,2002《家族企业——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商业经济与管理》第3
  4、蒋伏心、潘阱力,2001《论中国民营企业第三次创业的核心问题》.《江海学刊》第6
  5、储小平,2002《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管理世界》第4
  6()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1987《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
  7、张海鹏、王廷元,1995《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8、李文,2002《东亚家族企业的社会功能与发展趋向》.《当代亚太》第1

(文/张尔升 夏祥禹 蒋咏涛)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本文信息转载于 风清扬反传销网 ,国内专业反传公益性组织,反传销研究所合肥传销QQ群242727084

  中国反传销研究所解救传销受害者风清扬专线18503855251咨询专线13733876940www.fanchuanxiao.net

  专业反洗脑,手机定位解救寻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按钮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