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传销网提示您请:真爱生命,请远离传销骗局!

中国反传销研究所网站

朋友圈卖东西是法外之地?微商:600亿市场立法空白

时间:2015-09-08 09:29来源:互联网 作者:风清扬反传销 点击:
今年26岁的刘菲曾是一名幼儿教师,去年怀孕在家的她,成了一个微商,在微信朋友圈里卖东西。产品从最早的面膜,逐渐发展为车饰物品、生活用品等。刘菲说,这些

原标题:朋友圈卖东西是法外之地?微商:600亿市场立法空白

  600多亿微商市场不能“立法空白”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微商达人秀论坛”上,有统计披露,目前中国有大约1000万人做微商,年交易流水约650亿元。

  但工商部门和相关专家都告诉记者,与传统的消费市场相比,微商营销门槛低、自由度高、流动性大,无需注册公司或实名认证。一年几百亿元的交易额,却缺乏相关制约性法律法规与之匹配。

  “微商是新兴电子商务,监管难度大,在法律方面有‘盲点’。”内蒙古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在庄瑞彪律师看来,600多亿的市场不能“立法空白”。庄瑞彪表示,微商须向正规军转变,实名制应成为趋势。国家要完善相关法规,行政部门加强监管,网络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消费者增强保护意识,促进网络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在采访中,针对微商发展迅猛同时也鱼龙混杂,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屡屡出现售假、承诺服务不兑现、售后无保障等问题,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应建立信用体系和第三方认证来规范微商发展。

  庄瑞彪建议,除了行业自律以及传统打假方式,信息化信用体系建立将是解决微商假货的根本之道。目前央行已放开征信,微商平台接入征信系统,只要做假货就会有记录,可从根本解决假货问题。“如果想把微商做大,需要突破朋友圈的熟人信用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估和认证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同时,品牌授权和质量要有权威的认证体系。”庄瑞彪说。

  不过,随着微商的野蛮生长,市场也将迎来一场大洗牌,监管部门和微信官方已开始探索、推出一系列严管措施。深圳市政府目前正与腾讯微信协商,试图实现对微商产品的来源地追溯,同时制定对制假售假企业的惩罚机制。

  2月15日,微信官方发出正式公告:打击微商非法分销。这是腾讯微信官方首次对带有涉嫌传销性质的微商表态。3月,微信官方开始对微商进行打假,腾讯微信官方公众号发出通知,建立品牌维权平台,机制是用户举报,如是传统品牌方验出是假货,微信官方即做封号处理。3月5日,微信推出新功能,提醒用户“如果对他的内容不感兴趣,可按头像设置权限”,预计会对微商的曝光与展示有影响,这是限制微商暴力刷屏的举措。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电子商务立法也有了初步的“时间表”。2013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召开电子商务法起草组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明确了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框架设想和主要内容,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立法工作正式启动。会议提出从起草组成立至2014年12月,进行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形成立法大纲;2015年1月~2016年6月,开展并完成法律草案起草。(本报记者 李玉波 )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本文信息转载于 风清扬反传销网 ,国内专业反传公益性组织,反传销研究所合肥传销QQ群242727084

  中国反传销研究所解救传销受害者风清扬专线18503855251咨询专线13733876940www.fanchuanxiao.net

  专业反洗脑,手机定位解救寻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按钮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