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进货打水漂投诉无门 微信朋友圈虽然是朋友聚集的地方,但开始出现微信营销之后,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假以朋友相互信任的名义牟利。 由于出售的东西都是同个类别,在微信圈里出售首饰挂件的小张和其他同行组建了一个群。偶然一次,小张看到群里有朋友推荐了一个卖家,介绍说是做批发的,从其展示的图片来看,物品的品质不错,价格也比较合适。随后,小张加了此人微信,并通过先款后货的方式,向其订购了一个价值千元的琥珀。等了几天,订购的琥珀拿到后,小张傻眼了,这哪里是琥珀,明明就是假货,里面附带的证书也全部是假的。小张赶紧找对方沟通,却不想已经被对方拉黑了。当天下午,小张通过微信投诉了对方,但最后石沉大海。 随后几天,小张天天举报投诉该用户,可结果是,投诉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小张的朋友加了此人微信询问此事后,也被无情地拉黑了。 “微信圈购物是很方便,但也给了很多骗子利用朋友间的相互信任来骗钱的机会。”眼看一千多块钱打了水漂,小张愤愤不平。 无独有偶,与小张的遭遇类似,大学生李彤通过微信找朋友买了一些化妆品,可使用过后出现脸上过敏起红斑等症状,感觉有假,李彤随后把化妆品拿到专柜鉴定,被证实是假货。随后李彤找该朋友理论,该朋友说自己是找别人拿的货,也被别人骗了,只能把货款退还李彤,不能做出其他补偿。 “朋友圈缺乏第三方监督,交易完全是两方之间靠信任关系维持,交易出现问题也没有投诉的地方,除非是非常非常信任的朋友,认识的人,否则陌生人之间交易,还是要小心,特别是要求先款后货的。”经过这次教训后,李彤深刻总结,以后买东西,还是要谨慎一些。 消协支招 微信交易起纠纷属民事纠纷通过“摇一摇”交易风险大 记者发现,安徽省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督管理分局曾在其官方微博“@合肥工商网监”上就微信购物支招:微信的商品销售,由于网购平台不同,微信销售更大程度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商品销售前后的沟通,它更多的是一个沟通平台。即使进行微信购物,也要了解卖方真实身份后再交易。尽量当面交易,验货后付款,注意对商品进行仔细验查,对于身份不明的非当面交易,尽量不要选择直接付款。 记者也从昆明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截至目前,还没有接到过任何关于微信商品交易的相关投诉。昆明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李林蓉表示,微信商品交易不像淘宝等网络交易平台,在相关部门登记或者备过案,像淘宝交易,消费者即使找不到商家,也可以找网站,即消费者投诉要可以找到被诉方,要不然投诉也无法处理。 李林蓉表示,微信商品交易还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微信商品交易大多是私下交易行为 ,如果双方因商品质量等发生纠纷已经不在消协受理范围,而是属于民事纠纷。至于微信商品交易 ,李林蓉认为,一般都是一些相对熟悉的朋友之间进行的交易,诚信度相对高,但对于一些“摇一摇 ”“附近朋友”添加消费者进行销售的,消费者可要谨慎。 支招防骗 何雪婷(主营化妆品):若是认识并信任的人,无论先货后款还是先款后货,线上交易应该不成问题。若是不认识的人,最好选择线下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总比交了钱拿不到货好。 此外,建议微信主管部门以后可以考虑在微信朋友圈开展担保交易,这样起码能让购买方有所保障。特别是化妆品的销售很容易有假货冒充,不仅扰乱市场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后果,有第三方监管,对微信圈交易起码有个监督和后期的投诉平台。 段云(主营衣物代购):我做的服装相对来说风险较小,找我买的一般也是熟人,陌生人我起码要知道中间人(介绍人)的相关信息,否则无论作为买方还是卖方,我也不放心。 王女士(主营玉石珠宝):我们销售的东西一般都比较贵,同行之间也会相互进货,如果遇到那种同行推荐的,不认识的人,建议最好不要“贪图便宜”贸然交易,同时也可以查看一下对方的详细资料介绍,看其曾发布过的微信内容,辨别真伪。 腾讯客服:此前,也有媒体就微信头像和昵称可以随意更换,存在一定身份认证漏洞,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咨询腾讯公司客服,工作人员称微信只是聊天工具,无法绑定身份证等个人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添加姓名备注、只从手机和QQ通讯录里添加熟人好友等方式杜绝被骗。 黄建军(云南大韬律师事务所律师):微信朋友圈交易的出现还属于新兴的、零散的交易形式,还未引起相关行政部门的注意,也暂时未在国家行政管理范围内,所以一旦消费者受骗上当向工商等部门投诉可能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消费者通过微信交易出现微信诈骗等情况,可以通过报警,以刑事立案的方式来处理;如果是遇到商品质量问题、质价不符、出钱未收到货或者货品丢失的情况,则建议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解决。以后待微信朋友圈交易形成一定市场后,必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消费者遭遇欺骗事件等,也就能通过相关渠道进行投诉了。 三种方式防止使用微信时被骗 添加姓名备注,点击头像查看名片里注册的手机或QQ号,如果开通了朋友圈还能查看照片等信息。 尽量通过手机和QQ通讯录添加好友,保证微信好友都是生活中熟悉的人,如果使用了“附近的人”、“摇一摇”添加了陌生人,一定要先添加备注,避免其更改信息混淆视听。 不好确定身份时,可点击好友头像查看名片的详细资料。 云南信息报 记者 张艳萍 (原标题:微信朋友圈沦为卖场 一大波微商袭来带着馅饼还是陷阱?)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