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者的博客。
贵网8月16日讯(黔中早报记者 林新榕 容青春 图/郑雄增)近日,一名贵州网友给省长留言,举报贵阳市金阳新区“有近千人从事非法传销活动”。
8月8日,贵州省公安厅、贵阳市人民政府回复网友,贵阳市公安机关于5月成立了打击传销专案组,近期成功破获了李晓欣组织、领导传销团伙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在人民网上,记者看到了网友在省长信箱里的留言。
网友反映,金阳新区有近千人从事非法传销活动,没有做任何登记,“他们大都吸收外地人参与,一般不接收贵州人”。
除了人民网上的留言,记者在贵阳市市长信箱里也看到一些关于传销的反映:在花溪一些人打着西部大开发的旗号,搞“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其多为外地人员,不吸收当地人。据称其总部在广州,高级主管一个月回来一次。
一位曾经参加过传销的人员黄烨(化名)说,贵阳的传销其实就是网上传的投入69800元就可加盟的“连锁经营”。这种传销和原来的(传销模式)区别就是少了暴力行为,更多是洗脑。“每天安排你听课,一天四次,让你觉得烦,但又有种畏惧感。”
黄烨说,很多搞传销的都是在广东打工混不下去后,被亲戚忽悠进去的。他也曾经上人民网、省长信箱去举报过,看到回复感觉很欣慰。
了解网民声音后,贵州省公安厅、贵阳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经查,金阳传销问题确有不同程度存在。针对这一现象,近年来贵阳公安机关联合工商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打传”专项行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贵阳市公安机关有关人士介绍,今年5月,公安机关成立了打击传销专案组。通过省、市、区公安机关工作,成功破获了李晓欣组织、领导传销团伙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
下一步,省公安厅将积极会同省工商等部门,继续保持对金阳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同时,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进一步加大宣传防控力度,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传销活动中来。
24岁的伟宸是一名参加过金阳“连锁经营”的成员,他说,自己是被亲人用谎言骗进传销组织的。
“从刚开始的排斥到无所谓随便你讲,再到后来的认同。” 谈到金阳“连锁经营”,他说,“朋友、亲人的谎言,把很多人都害了”。
“一开始肯定不会说有新生意,让你过来看一下。”伟宸说,他们都说投入69800就可以挣1040万,然后用各种谎言邀约人。
伟宸说介绍,“连锁销售”实际上是传销的幌子,实行五级三节制。
五级从低到高分别是实习业务员、业务组长、业务主任、业务经理和高级业务员。每个级别的销售份额不同,一般由E到D到C为第一晋升阶段,只要销售份额达到10份就能“晋升”;由C到B为第二个晋升阶段,必须满足销售产品份额达到65份、培养两名直接业务主任,实行次月晋升;第三个阶段为B到A,同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销售份额达到600份,培养3名直接业务经理,实行隔月晋升。
贵阳警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传销的本质就是欺骗,是一种“拉人头”的欺诈活动。没有可以销售的商品,即便有也只是行骗的“道具”,销售和购买的都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满足的唯一“需求”仅仅是传销组织竭力颂扬的“成功”。但“人人成功”是无法兑现的,最终这种形式只会酿成社会的动荡。
该负责人介绍,传销同时还会引发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因为传销的基本方式是“杀熟”,传销商业网络的欺诈行为会迅速弥漫,最后造成整个社会网络的不信任危机,让亲友相骗,朋友反目,信用受伤。传销不仅冲击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危及最基本的社会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