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严防传销进校园”的禁令发出后,立即在山东省高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部分师生在对此政策表示谨慎欢迎的同时,对大学生能否抵制传销进校园一事表示担忧。一些教师提出,让学生远离传销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1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消息称,将用一年时间,在全国开展打击非法传销行动,尤其是加强打击高校传销活动,严防传销进校园。这样的信息,在山东省高校中产生不小的影响,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陈伟伟对记者说:“从事传销是害人害己的行为,而且这种违法犯罪活动大有向校园尤其是大学蔓延的趋势,很多学生被骗得人财两空后,还沉浸在发财的美梦中。发生在一些学生身上的悲剧确实让人感到惋惜,根源是这些善良的学生受到了亲戚朋友花言巧语的诱骗而上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东省高校中的一些学生对传销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还多次被一些同学或者朋友“忽悠”过。山东财政学院的段署东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在南方上学的同学曾不止一次找过他,反传销网,劝他到广州“一起发大财”,开始的时候,他被同学的话打动了,也曾憧憬过同学所说的“美好未来”,幸亏家人把他从幻想中拉了回来。但记者了解到,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昔日的同学或者亲戚朋友的鼓动下,离开学校,加入传销团伙,最终被骗走了钱财,还耽误了学业。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的谭金波老师认为,传销被一次次证明是害人害己的违法犯罪活动,但社会上仍有一些人被误导,纷纷加入到传销大军中。大学生对这些形式多样充满陷阱的骗人伎俩,缺少必要的分辨能力,比社会上的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大学生在老师及学校的积极引导下,应该充分锻炼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认识传销的欺诈本质,避免因涉足传销而耽误了学业。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