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银川某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朱某躺在病床上,等待一小时后的手术。她的右手被厚厚的白色纱布包着,只露出四个呈紫黑色的手指头;同时她的左脸部也被纱布缠着。“右手可能保不住了”站在朱某病床旁边的一位男子说。 “她从我手腕砍了一刀后,又从我的脸上砍了一刀”,朱某忍着疼痛回忆那可怕的一瞬:4月14晚9时许,刚吃完感冒药准备睡觉的她,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要看电表,朱某未加思索,拿着手电,打开门后,不幸就发生了。 砍倒朱某后,凶手准备逃跑时,被及时赶到的“110”民警及群众抓获。 事后凶手徐某向警方交代,他是河南人,去年8月到固原从事非法传销时,认识了朱某。因朱某“不识相”,将自己的“下线”挖去,徐某便怀恨在心,随后他的传销暴富梦破灭,穷困潦倒的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遂产生了杀掉朱某后自杀的念头。 当那些做着一夜暴富梦,认为天上会掉馅饼的贫苦人群,“哄亲骗友”,从出生地潜入一座座陌生城市,开始他们的诈骗生涯的时候,不想更加穷困潦倒的生活正等着他们。 徐某只是其中的一个。 ■宁夏一位传销者的自述 “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从家里偷来的一万块钱基本上都被折腾光了”,回忆起那段日子,刘明后悔的直掐自己的手背。 2006年春节刚过,家住中卫市,已经高中毕业一年的刘明(化名),经不住好友阿华的鼓动,一起踏上了走沈阳的列车。临走的时候,刘明偷走了父亲压在柜底的一个存有一万块钱的存折。 一路上,阿华给刘明承诺着:只要到了沈阳,就会有好工作干,不但轻松而且月薪5000多块。刘明高兴地几乎睡不着觉。 到了沈阳后,阿华又难为情地告诉刘明,初来乍到,得交4000块钱的保证金。想着进去后每月可以挣5000元,刘某心动了。最后在李某的介绍下,交纳了4000元的保证金后,刘明很快便加入了一家“公司”。 “刚进去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不对劲儿,说是大公司却没有个办公的地方。我们所有的人都住在一家小旅馆里,而且10余个人组成一个‘家’,住在一个宿舍里,由“家长”管着,整天就是上课培训,尽讲一些如何快速成功和致富的例子,感觉像洗脑。”刘明说。 培训了一段时间后,刘明又交了200元,领到了一套所谓的名牌高档化妆品,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传销活动。 在沈阳这个陌生的都市,举目无亲,刘明拿着化妆品,到处碰壁。 就在刘明不想干的时候,阿华又友善地对他说:“看在好兄弟的份上,我就实话告诉你吧,靠卖化妆品是赚不了钱的。要想赚大钱的话,就得发展下线。” 刘明这时候才明白过来,这是以前曾听说过的“传销”,而他其实在一开始就成了阿华的下线。而阿华之所以现在才告诉他事情真相,是因为自己已经顺利通过了考验。事已至此,又交了那么多钱,dedecms ,拿不回来也无法向双亲交代,刘明只好听从了李某的安排,拨通了远在宁夏中卫老家一位表弟的电话。 很容易,表弟就上钩了。但因其来的匆忙,随身只带了3000多块钱,而且车费又花去了一些,万般无奈下,刘明给表弟垫了一点钱,也拉表弟下了水。 就这样,刘明如法炮制,不间断地给远在家乡的亲朋好友打电话。 然而,好景不长,他的下线没拉几个,“公司”就被相关部门依法取缔了。得知这一消息后,刘明整个人都瘫倒了。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太快了,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公司’一夜间就不存在了,许多同事都疯了。有从四川来的一位老大爷,都快60岁了,他们几乎是一大家子都来的,老婆、儿子、儿媳妇、孙子,光保证金就交了好几万,这个打击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而我……”说到这里,刘明再也忍不住了,嚎啕痛哭起来。 身无分文的刘明,和表弟沦落沈阳街头,最后实在呆不下去了,两人便扒火车回到家里。当刘明的母亲得知这一切后,当场被活活气死,父亲也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不愿认刘明这个儿子了。 而对于一些曾经的传销者,他们中的很多人脱离了传销,但也无脸回家,于是留下来成为小贩、拾荒者等等,和曾经陌生的城市里的人们一起生活着。 更有极端者如徐某,走上了犯罪道路。 ■金字塔形的“传人传销” 其实,像刘明这样上当受骗的仅仅是直接的受害者,而罪魁祸首则是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公司发起人”。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传销者自下而上分为见习业务员、正式业务员、主任、经理、老总、大老总等级别,呈金字塔形结构。各级别之间均为单线联系,刚加入的成员是见习业务员。从见习业务员到老总5个级别,分别发展“下线”人数为:2名、10名、70名、398名、500名,然后便可以相应地晋升到上一个级别。每发展一名“会员”,介绍人可以分得480元业务费。而处于介绍人“上线”的主任、经理、老总、大老总等级别的人,则可以分别分得270元、240元、90元、30元不等的分红,剩余的款项则逐级上缴。 据悉,这不同于早期的“商品传销”,实际上是“传人传销”。传销组织没有任何产品销售,各级别传销人员所得的钱款是瓜分新加入成员上缴的“会费”。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非法传销打击力度的加大,传销组织“统一管理、集中上课”的模式,正在向“家庭管理”、“分散上课”的模式转变。民宅成了他们从事非法活动的场所。 ■宁夏:打击传销还须加把劲 宁夏并非传销活动的重点省区,但传销却时有发生。银川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中心,每月都会向该局的经济检查大队转送相关的投诉案件。 2006年,宁夏全区共查处传销行为85起,取缔传销窝点65个,驱散传销人员4798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自治区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杨万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始终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上,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对非法传销进行规范、打击和宣传教育,在有限的力量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传销”在宁夏呈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位工商人员这样描述宁夏的传销现状:有“春风吹又生”之趋势。据了解,每年的年头年尾,“传销”势头较淡,几乎销声匿迹,而从四五月份开始,便又慢慢开始复苏,三、四季度活动最频繁。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传销”之所以愈演愈烈,而且大多都是生活贫穷的人参与,这缘于参与者“求财心切”,除发起人钻直销政策的空子外,对有关“直销”的宣传、打击措施、手段等都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因为在一些小县城,问起“传销”,大部分人还直摇头,不了解什么是“传销”。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还不够,需进一步提高。 杨万海认为,进一步打击非法传销,还要进一步强化对非法传销活动严格规范的监管机制。加大对直销企业的监管和严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对宾馆、出租屋、物业小区等地区的管理和巡查,对为传销分子提供居住、活动、躲避场所的业主要给予严厉查处。居委会一经发现传销活动,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依托居委会搞一些宣传教育活动,采取规范、打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遏制传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