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15省区市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编者将其归纳总结,为全国工商机关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击传销各项工作提供借鉴。 打:快速有力 “快、准、狠”集中打击 在全国打击传销集中行动期间,河北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组织执法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快、准、狠”地实施集中打击,摧毁了一批传销网络和窝点。 快,就是取缔传销窝点要快速行动,使传销分子来不及逃散。河北省邯郸市组织工商、公安执法人员和民兵、社区保安等1万多人,于今年4月28日清晨4点分赴事先掌控的482个传销窝点,将尚在睡梦中的4780名传销人员全部堵在租住房屋。保定市从6月上旬至7月中旬先后开展了三次集中清查行动,秦皇岛市组织了“7·17雷霆行动”,邯郸县组织了“8·14飓风行动”。 准,就是以摧毁传销网络为目的,力求抓获传销头目。在发现传销窝点后,执法人员不急于动手,待确定传销头目到场时再迅速出击。唐山市滦南县工商局在前期多次摸查、确定传销分子聚集点和传销头目居所后,7月17日上午9时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迅速将传销窝点和传销头目居所控制,抓获传销分子96人,其中1人为B级头目,现场查获传销网络图3张、传销通讯录2本、传销资金4万多元。 狠,就是对抓获的传销组织者、策划者和骨干分子要从重处罚。邢台市召开了公开宣判大会,对33名传销暴力抗法涉案人员分别判处1年至9年的有期徒刑,并处3000元至2万元的罚金,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建立“一、二、三”打击传销机制 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辽源市“三位一体”打击传销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辽源市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一个网络、两项制度、三项机制”的打击传销工作体系。“一个网络”就是由市工商局牵头,公安、民政、教育、银行配合,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的打击传销网络。“二项制度”就是制定《打击传销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机制”就是基层工商人员、公安部门管片民警、社区居委会主任“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组成特别行动队,形成快速打击机制,强化宣传教育与日常监管的预防机制。 “暴风行动”快速有力 河南、江苏等地工商机关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当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传销“暴风行动”,摧毁了一批传销组织和网络,查处取缔大量传销窝点和场所,惩处了大批组织、策划传销活动的传销头目,有效遏制了传销活动的蔓延势头。 河南省工商局联合公安机关对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10个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清查,对传销头目实施抓捕,立案查处传销案件63件,端掉窝点949个,遣散参与传销人员3万余人。江苏省工商机关大力开展“暴风行动”,严查大要案件,反传销网,连云港市工商局新浦工商分局与新浦公安分局联合行动,一举查获“蝶贝蕾”传销组织;徐州市一次性端掉20余个传销窝点;南京市工商机关联合公安机关展开突击行动,将“贵州红跃”特大传销组织的26个窝点一网打尽;南通市工商局与公安局共同查处“圣源雪哈油生态软胶囊”传销案。 此外,河南、吉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公安等机关组成了打击传销专门执法队伍。河南省郑州市、吉林省长春市在工商局设立公安局行政执法警察大队,贵州六盘水、辽宁鞍山、河北邯郸市将民兵纳入打击传销队伍。
防:天罗地网 创建“无传销社区(村)” 针对传销活动回流、反弹现象,山东省综治办、整规办、工商局、公安厅、民政厅联合召开了全省创建“无传销社区”现场经验交流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的意见》,通过基层居委会、村委会和工商所、派出所,建立防范、控制、打击、管理“四位一体”查禁传销的长效工作机制。 目前,山东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了试点推广工作,已建立“无传销社区(村)”试点501个。烟台市还在创建“无传销社区”工作基础上开展创建无传销组织、无传销窝点、无群体性和规模性传销活动“三无县市”活动基础上,已创建“无传销社区(村)”26个,“三无县市”3个,初步建立起了内控外防、快速反应、配合联动的基层打防体系。 山东省在创建“无传销社区(村)”工作中,各有关部门均以社区(村)居委会为依托,设置了打击传销投诉举报电话,对社区(村)内出租屋、购物区、商品集散地、宾馆、饭店、交通要道以及社区(村)内常住人员、外来人员基本信息及时登记;居委会设置登记簿,制作平面图,建立打击传销“信息平台”,建立了信息采集机制。枣庄市成立了由综治办牵头,行政执法队为依托,工商、公安、社区干部、基层民兵组成的60至100人的打击传销小分队。泰安市对传销活动主要聚集地的社区或村街的房屋,实行了村书记、治保主任、片警三方责任制。淄博市由派出所、工商所和社区基层干部为主体,以社区党员、离退休干部为辅助,建立起了打击传销的快速反应机制。滨州市结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普查等工作,定期定时入户排查,发现传销窝点逐级上报,由打击传销分队统一组织行动,使传销人员无藏身和立足之地。此外,河北、辽宁、安徽、四川、广西等地也广泛开展“无传销社区(村)”活动。 让基层动起来 云南省工商机关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发挥主力军作用,把打击传销工作纳入到工商所的日常监管工作中,围绕工商所辖区责任制,将打击传销工作延伸到工商所,明确工商所是工商机关打击传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道防线,对工商所打击传销工作实行“不作为追究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 云南省各级工商机关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农村基层分会和消费者维权站、12315联络站“一会两站”的作用,将打击传销工作延伸到农村,提高农民防范和抵御传销的能力。云南省工商局要求各基层工商局主动联系公安机关,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促成以居委会、村委会为责任主体“划片包干”的打击传销“辖区责任制”的落实。云南省工商局还与省公安厅、省高级法院、省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涉及传销行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打击传销区域协作 为了解决传销活动“此打彼跑”的问题,山西省大同市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建立了长期的打击传销区域协作机制;山西运城市与河南省三门峡市建立了打击传销跨区域联合办案机制,联打联防,有效防止了传销组织流窜作案。 山西省工商局和省公安厅建立了打击传销信息通报、联合办案等制度,召开案件协调会;多次与省教育厅协商沟通,把打击传销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山西省各市工商局与县工商局、县工商局与工商所,层层签订责任书,各工商所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及其有关经营场所也签订了责任书。 此外,河北、北京、天津不久前召开了打击传销跨省市协作会议,建立了京津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打击传销执法区域协作机制。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福建已草拟出打击传销协作机制的办法。 控:立体防御 强化出租屋管理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的部署,广东省各地工商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集中行动的具体方案,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强化出租屋管理。 广东各级工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一是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重点路段和流动人口较多的聚居地通过走访、暗访等方式调查摸底,特别将曾发生过传销行为或者群众曾经投诉过的窝点作为重点进行复查;二是认真踩点,结合近期群众投诉内容,做好出租屋登记工作,充分掌握辖区内涉嫌有传销活动的新窝点位置分布、人员活动形式、人员状况、出租屋主姓名电话等情况,做好踩点记录,为“抓头目、破网络”收集线索;三是积极发挥层级打传网络作用,加强出租屋的监管,充分发挥派出所、工商所、治安联防、社区治安协管员、房管员的作用,加强对物业小区、社区、村的监控。 东莞市工商局将去年以来全市查处传销活动情况,按照案发地所在镇(街)归类分发到各镇(街)工商分局和公安分局,要求对曾发生过传销活动的出租屋进行复查,并对传销活动多发的社区(村)进行重点清查,摸清现阶段辖区内传销活动分布特点和规律,在社区(村)建立起以宣传教育、相互协调、信息共享、监控预警、责任落实五个方面的立体防御网络。 “三位一体”、“四个知道” 内蒙古自治区在打击传销工作中充分发挥街道等基层组织作用,山东、河北、陕西、贵州、辽宁、湖南、河南、江西省工商机关注意发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两委”和基层工商所、派出所“两所”等基层组织对辖区民情商事、生产生活、人口流动、房屋租赁等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完善防范、控制、打击三位一体的打击传销长效机制,要求做到“四个知道”,即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知道从事什么工作,知道资金来源,知道主要有什么活动,并进行登记,严防传销人员进入辖区。 “四个一”、“三清” 贵州省六盘水市在基层建立打击传销防控机制,通过“四个一”、“三清”、建立黑名单等方法,在社区(村)内建立打击传销机制。 六盘水市工商局的具体做法包括:发放一张联系卡,建立社区(村)打击传销互动机制;制作一个警示牌,建立社区(村)打击传销法制教育机制;设立一个信息平台,完善社区打击传销信息交流机制;签订一份责任书,建立社区打击传销责任机制。对传销场所采取“堵源截流,断其后路”,对捣毁的窝点做到人员清、物品清、房屋清的“三清”,对将房屋出租给传销人员的一律按《禁止传销条例》严处。六盘水市工商局加强了对房屋出租户的监管,要求房主出租房屋时必须查验租赁方的暂住证及身份证,建立违规出租房屋主黑名单,严厉惩治为传销活动提供仓储、培训场所和住宿等便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警示,震慑违法出租屋主。 甘肃省注意做好建立传销人员档案工作,做到“六清”,即人数清、地点清、房主清、去向清、籍贯清、时间清,详细掌握传销人员和传销组织的情况。集中行动期间,甘肃省各地普遍建立了传销人员黑名单和为传销人员提供房屋的房东黑名单档案,加强了对传销人员的监控。
北京工商机关积极协调市政府和市整规办,以文件形式明确各级整规办和各成员单位在打击传销工作中排查、房屋租赁管理、情报互通共享、宣传和打击的分工、责任、协作与配合。 北京市工商局借助市政府打击非法集资和非法证券交易两个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平台,对于涉嫌传销又涉嫌非法证券交易或非法集资的案件,联合银监、证监、公安、通信等部门共同打击;与公安、商务、教育、林业、农业、检察院等打击传销工作中有关部门,以文件形式定期互通打击传销工作信息;强化各区县“反传销联盟”建设,要求各分局结合地区实际,借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平台,与政法委、公安、法制、商务、教育、农业、信访、通信等部门建立打击传销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移送、联合行动等协作机制。 综合治理见成效 在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直接组织领导下,综治办、工商、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有力地保障了打击传销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取得了实效。 山东省由省综治办牵头,组成了19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省打击传销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打击传销形势和工作措施,给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今年4月,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组成4个督查组,由工商、公安部门带队,对山东省各地打击传销专项行动进行了一次督查,有力督促了打击传销专项行动的进展。目前,山东省正在依据各地对传销活动的群众举报和媒体披露情况,对全省市、县两级打传工作启动“区域分类、动态监管”机制,对问题严重的一类地区由省里重点督促检查,限期扭转被动局面;对情况一般的二类地区,加强日常监控,防止传销反弹;对传销活动很少的三类地区,着重建立防范和预警机制,巩固工作成果。 此外,广东、云南、山东、河南、湖南等地已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 19省市建立打传领导机构 去年以来,江苏、河北、广西、吉林、江西、四川、湖北、内蒙古等地又相继成立了政府牵头的打击传销领导机构。截至目前,全国传销相对集中的省份中,19个省区市已经建立了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的打击传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河北省成立了20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打击传销领导小组,以省政府名义举行了3次全省会议和大型宣传活动,以打传办名义召开了4次20个相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两次在全省打击传销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是打击传销工作第一责任人。吉林省四平市打击传销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后,省委书记王闽、省长韩长赋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打击力度。专项行动期间,一些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如湖北省鄂州市政法委书记李义龙、河南省安阳市副市长王安然、广西来宾市市长张少康等都亲临一线指挥,督促检查打击传销工作。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