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传销网提示您请:真爱生命,请远离传销骗局!

反传销研究所,风清扬反传销网,十年反传销解救反洗脑经验

当前位置: 反传销网 > 传销披露平台 >

传销组织“技术含量”升级 转型设局傍“两高”

时间:2018-05-08 21:55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点击:
都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让人眼花缭乱。那是没看过传销,这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道以来,尽管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但却打而不死,还练就了一套又一套的伪装术、易容术,其样式之多,岂止七十二般。 昨天,记者在南昌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采访时,从一线

   都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让人眼花缭乱。那是没看过传销,这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道以来,尽管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但却打而不死,还练就了一套又一套的伪装术、易容术,其样式之多,岂止七十二般。

  昨天,记者在南昌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采访时,从一线打击传销执法案例中有了新发现:传销这厮最近开始傍上“两高”了,大家一定要警惕。

  高资:传销也看实力,有金钱有人脉,才能成后备

  说老实话,读了十几年书,还从没看过这么工整、有条理的上课笔记本。但可惜的是,虔诚的记录者是一名传销人员,而所记内容当然是“传销宝典”。

  在这本工商部门缴获的笔记本上,传销者界定了适合“邀约”的八种人,包括:在做传统生意不成功,但总想得到机会的人;个体户、小企业老板;赚大钱,小钱看不上的人;有钱人的家族成员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不适合“邀约”的八种人,包括:生活贫困、社会交际圈子小的人,在校大学生等。

  解析:更有油水更不容易暴露

  南昌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长谢西:传销发展的早期,头目们锁定的骗取目标一般是下岗职工、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等弱势群体。虽然骗起来容易一点,其“钱景”却有限,骗他们撑死就收个两三千元的入门费,并且这些人交际圈子小、有钱朋友少,雪球滚不大。而更为致命的是风险大:一是弱势群体看钱看得重,如果损失拿不回来,再怎么洗脑都会闹,容易让传销组织暴露;二是骗弱势群体加入传销组织是国家打击的重点,容易“引火上身”。

  因此,现在一些传销人员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高资”人员作为培养对象。“高资”人员钱多,反传销网,交际圈子有钱人也多,骗取的钱就多。同时,这些人往往自信心满满,以为自己行走江湖多年,不会轻易被骗,但一旦上当,如果不想干也不会声张,几千、上万元左右的损失对他们并不算什么,就当投资失败。

  案例:烧饼店老板荣升传销A级头目

  2009年1月1日,南昌市破获了假借“香港金龙国际贸易公司”传销案,抓获来昌对账、分赃的传销头目17人。

  李致静,该传销团伙的A级头目,只有29岁。他原来在老家卖烧饼,靠辛苦赚了点小钱。2005年底,其姐夫约他到湖南怀化去做生意,说是开一家连锁销售公司。李致静想呀,姐夫不会骗自己,况且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经历了风雨,也不至于上当。

  去了之后,发现是个传销组织,但却不甘心,不甘心损失,也不甘心那些传销头目吃香喝辣,而自己要辛苦赚钱,于是留了下来。

  2008年初,其姐夫被警方抓获,李致静便站了出来,靠“业绩”成功晋级为高级业务员、A级头目。

  “传销是个陷阱,陷进去了就很难走出来。希望人们千万别加入传销组织。”被抓之后的李致静这样提醒大家。

  高知:传销也玩智商,有抱负有水平才能担大任

  在同一本笔记本上,有思想、有水平、有能力的人被列为传销人员重点发展对象。其表述是这样的:有事业心,有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做事情有胆识,有超前眼光的人;以前做过销售、保险的人;文化层次高,对新事物接受快的人。

  而不适宜作为发展对象的是:没有智慧、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自以为是,短视思想,爱钻牛角尖的人;安于现状,随遇而安,没有事业心的人。

  解析:让被骗者在“自觉自愿”中入伙

  南昌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杨振霆:在严打的高压态势及宣传下,传销组织的老一套做法,比如拉人头、卖产品、关起门来上课洗脑,已经成为传销标签式的做法,欺骗性不强,容易暴露。因此,传销组织试着转型,由卖产品到玩“资本运营”,活动平台由社会转移到互联网,上课洗脑由记笔记转为无纸化培训。

  这样的转型,需要成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与能力。这样的转型,也让传销变得更具伪装性。比如,它们往往打着国家项目、试点创新的旗号;一些传销组织不再控制人身自由,不缴新成员的电话,不集中起来上课洗脑,而是一对一的循循善诱,让被骗者在“自觉自愿”中进行传销。

  案例:不控制人却控制心

  2009年5月,南昌打掉了一个以“特许经营连锁业”旗号发展下线的传销组织,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26岁的陈卓君,大学毕业2年,在广东一家企业工作。2008年年底,其朋友打来电话,说南昌有好项目,邀请他来考察。

  抵昌后,陈卓君发现所谓的项目一没有场地,二没人员,他断定这是传销,并打算离开。朋友没阻拦,只是说这是新生事物,你考察几天,好就投,不好就走。

  在南昌的几天里,也没有电视上常看的集中上课洗脑,只有朋友不断地劝导。最后,陈卓君交了3800元,入了伙。

  一个月后,他筹集了5万多元,加强了身份。后来,与他一起考察的同学成为他的下线。再后来,他被公安机关抓获。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责任编辑:传销何日绝)

  

  本文信息转载于 风清扬反传销网 ,国内专业反传公益性组织,反传销研究所合肥传销QQ群242727084

  中国反传销研究所解救传销受害者风清扬微信13733876490咨询专线13733876940 www.fanchuanxiao.net

  专业反洗脑,手机定位解救寻人。打击传销,我们在路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