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加入传销竟为“体验生活”
时间:2012-08-04 15:31来源:十堰晚报 作者:风清扬 点击:次
■记者 何利 实习生 李蕊萍 明知朋友在做传销,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加入传销。发现自己无法脱身后,他急中生智发短信向媒体求助,在媒体和警方的配合下,最终被成功救出。当问起为何加入传销组织时,他的回答竟是为了体验生活。 新闻热线接到求助短信 昨日上午
■记者 何利 实习生 李蕊萍
明知朋友在做传销,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加入传销。发现自己无法脱身后,他急中生智发短信向媒体求助,在媒体和警方的配合下,最终被成功救出。当问起为何加入传销组织时,他的回答竟是“为了体验生活”。
新闻热线接到求助短信
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上帮助十堰市小伙樊某成功脱险的重庆晚报记者汪然,了解到事情的全部经过。
7月26日上午,重庆晚报QQ报料热线突然接到一条求助短信,短信中一名自称是湖北的樊姓男青年称,他在重庆市綦江区陷入传销组织,已被限制人身自由。
得知樊某说话不方便,汪然便通过QQ跟樊某聊天。原来,樊某来自十堰市,一个多月前,他跟着一位朋友钻进綦江区的一个传销组织,每天都有人劝说他交2800元入会费,销售一种叫“水循环补水套”的产品,轮番劝说他的人还承诺可以赚大钱。他一直坚持不加入,但也无法离开。
樊某说,他打电话时有人偷听,行走有人尾随……此外樊某还向汪然透露,他和另外几个传销组织的成员曾被公安抓过一次,但后来又被放掉了。
媒体警方联手救出
樊某的说法,让汪然有些吃惊:既然被警方抓过一次,为什么又被放了,并且又重新回到传销组织中?带着这些问题,汪然一边继续了解樊某的情况,一边与重庆市綦江区警方取得联系。
綦江区警方证实了樊某的说法,7月19日,綦江区警方在清查传销组织时,将樊某等人带到派出所。民警们审讯发现,樊某等人的组织在模式、手法等方面都跟传销非常类似,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他们的人数、涉案金额都达不到标准,无法定性为传销组织,只能对其进行说服教育。
綦江区河东派出所一位姓陈的警官介绍说,当时他们还嘱咐过樊某等人,让他们没钱的人第二天到公安机关领遣返费,由警方统一购买返乡火车票。“结果第二天一个人都没等到。”陈警官介绍说。
“我们有办法救你出来,但是你要想办法弄清你现在的位置。”汪然决定联合警方将其救出传销组织。
大约10分钟后,樊某在汪然的指导下说出自己的详细位置,并报出自己所在房间的门牌号。当天下午6时左右,綦江区经侦大队联合地方派出所将樊某解救了出来。
加入传销只为“体验生活”
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上樊某,目前他已经离开重庆到达武汉。
樊某告诉记者,他今年25岁,是郧西人。一个多月前,他的一个初中同学电话邀他到重庆“发大财”。
“他说要交什么入会费,产品是高科技,卖得非常好,这不就是传销嘛。”樊某说,虽然知道对方在搞传销,但还是决定去找这位同学,“我就抱着体验生活的态度去了”。
樊某告诉记者,到了綦江之后,他跟着同学一起每天上午“上课”,下午有人带他出去瞎逛,也不卖产品,每天都有人劝说他交2800元入会费。
一个多星期后,樊某觉得非常无聊,于是想着要离开,但组织中的人纷纷劝他不要走。
樊某介绍,传销组织的人自称是“一家人”,而他则被那些人看作是“客人”,同时组织有规定:所有的事情都不能自己做,都要靠别人帮忙,大家互相为对方做挤牙膏、洗衣服等杂务。樊某则不需要帮助他人做任何事,他的活儿都被“大家庭”里的人包了。
“这么一来,对于他们的好言相留,我也不好拒绝。之前被抓到派出所时,我本想向警察求助,但想起这些平时对我很好的人,我说不出口。”樊某说,“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溜掉,但觉得‘不太好’。”
采访结束时,樊某很感慨地对记者说:“体验生活也不能乱体验。” |
(责任编辑:风清扬) |
------分隔线----------------------------